实力“出圈”“交通地位”提升 淮安再添新名片

近日,国家五部门联合印发《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列出了“十四五”重点建设的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安位列其中。

近年来,淮安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大力推动“公、铁、水、空、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梦”“飞天梦”“轨交梦”“高铁梦”“高架梦”相继照进现实,全市交通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如果从空中俯瞰淮安,一张巨大的呈放射状的立体交通网如鲲鹏展翼,正带动这座“枢纽新城”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奋力跨越赶超。

实力“出圈”,“交通地位”提升

三月的淮安,越发浓厚的春天气息催人奋进。京杭大运河船只穿梭往来,淮安新港码头,集装箱吊装作业一派繁忙。多年以前,淮安新港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港口,如今集装箱吞吐量已稳居江苏内河港之首。

在淮安的版图上,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古淮河、盐河“四水”穿城而过。淮安缘水而兴,因交通而盛,自古以来就是交通枢纽,享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誉。近年来,淮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得到长足发展,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具备了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现实基础。

高速铁路快速成网。徐宿淮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建成通车,淮安正式迈入“南北通达”的高铁时代。加上建设中的宁淮铁路,规划确立的沂淮铁路,淮安将成为辐射徐州、连云港、盐城、镇江、南京等多个方向的区域重要高铁枢纽。

公路枢纽持续巩固。淮安是第一批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京沪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等国家级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建成长90千米、辐射6个方向的城市高速公路环,境内公路网人口密度全省第二。

内河枢纽通江达海。高等级航道网纵横交错,国家级水运通道京杭运河、淮河在淮安交汇,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全省内河第三,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内河航运基础条件全国名列前茅。淮安港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内河枢纽港地位初步确立。

航空运输突飞猛进。淮安机场自通航以来发展迅猛,机场二期扩建投入运行,飞行区等级提升至4D级,获批国际机场。

城市交通联网成环。总里程48千米的市区内环高架工程一次性建成,实现重要节点之间的快速通达,淮安进入立体交通时代。有轨电车、城市公交运行质效成为全国标杆。

如果说淮安以前是靠大运河“赏饭吃”,而今就是靠着自己的实力,一步一个脚印,在全国性交通枢纽“大考”中脱颖而出,与连云港、徐州以城市组群的形式入选“十四五”重点打造的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交通为媒,拉近长三角“朋友圈”

交通是淮安的优势。交通畅达,意味着时空缩短;时空缩短,必然带来各类要素更多的互动交融。目前,淮安已初步成为全国重要客货流转换中心。公路客运量、水路货运量占全国总量比重均超过0.5%。港口吞吐量全国领先,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省比重的50%。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机场货邮吞吐量超1万吨,增幅在全国名列前茅。

淮安地处长三角北部,长三角一体化为淮安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间。

2019年,“淮安—宁波”海铁联运班列开行;2020年,“淮安—上海”海铁联运班列开行;2021年,淮安市人民政府、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海河联动、沪淮同城”合作……近年来,通过推进淮安港与上海港、宁波北仑港联动发展,实现淮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充分衔接。而这正是淮安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的现实模样。

“我是在上海工作的淮安人,以前开车回家要五六个小时,现在坐高铁只要两三个小时。”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徐俊凯又回了趟老家与家人团聚,“有了高铁,‘常回家看看’又快又方便。”

徐俊凯每次回家必走连淮扬镇铁路。2020年,连淮扬镇铁路全线通车,让淮安与长三角很多城市变得“近在咫尺”。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宁淮城际铁路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淮安与南京间可1小时直达。

目前,宁淮铁路淮安先导段主体工程完工,沂淮铁路纳入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淮安航空货运枢纽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一体化规划纲要》,京沪高速、长深高速扩建工程加快推进……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资源,淮安正奋力闯入长三角乃至全国版图。

深耕愿景,打造“枢纽”新样本

进入“十四五”时期,淮安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围绕如何建好“枢纽新城”这一重大课题,淮安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联合淮阴工学院开展调研。调研报告指出,当前,淮安虽然具有建设“枢纽新城”的空间资源禀赋,但还存在着交通区位优势未转化为枢纽经济发展动能、粗放式城镇空间阻碍综合交通体系化、“流”的集聚度不足阻碍枢纽经济发展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淮安编排了交通重点项目60个,投资规模约1200亿元,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补齐高铁建设、航空运输、公路网络短板,建设更高质量对外通道;增强航空货运、高铁客货、内河航运能级,建设更高质量交通枢纽;提升科技创新、绿色集约、安全发展水平,建设更高质量治理体系。

淮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成东介绍,今年计划安排交通建设项目32个、投资约100亿元。包括全面建设宁淮城际铁路淮安东站宁淮场及接建站房工程,开展沂淮铁路前期工作,推进淮泰铁路、沿淮铁路前期研究,加快推进京沪高速扩建,开工建设长深高速扩建,机场三期货站区、航站区工程,城市快速路二期等。

据了解,在“枢纽新城”建设宏观框架下,淮安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总体分两个阶段:到“十四五”末,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特征充分显现、地位基本确立;到2035年,建成“对外联系畅达、内外转换便捷、绿色生态友好”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成为特征明显、地位突出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淮安,这座“枢纽新城”正努力将美好“愿景”加速转化为幸福“实景”。 (刘 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