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资讯:兰州市城关区强化社会保障 守牢民生底线

中国甘肃网11月2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赵雨欣文/图)“宋阿姨,我们给您送东西来了。生活中还有什么需求,尽管跟我们说。”日前,兰州市城关区民政局联合多个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困难群众家中,送上蔬菜大米、消毒液等物资。

十年来,城关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逐步健全社会救助体制机制,稳步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关注困难群体


(资料图片)

基本民生保障再夯实

2021年,低保人员马某病情加重急需化疗时,城关区民政局立刻启动急难型临时救助,将5076元临时救助金打入马某银行卡。听到这个消息,她激动地说:“这笔钱来得太及时,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回顾过去的十年,城关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人均354元增长到914元,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每人每月1089元、734元,较2017年特困供养制度建立初分别增长130%、162%。

11月1日,记者从城关区民政局获悉,多年来,该区积极推动社会救助改革,建立了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在2019年,建立了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制度,失能、半失能、全自理特困人员分别按照每人每月451元、301元、150元标准配置护理补贴金;散居孤儿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253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按照每人每月1080元标准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10元,肢体二级、听力一二级、言语一二级、视力二级同时纳入补贴范围,每人每月60元。截至目前,惠及困难群众18万人次。

坚持共建共享

基层社会治理换新颜

十年来,城关区持续探索社区治理,着力构建“民有所呼、我有所行”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格局,不断优化社区治理人才支撑,以“两委”换届为契机,将真正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选进社区(村)“两委”班子,全区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分别达83.3%、100%。坚持“小办公大服务”原则,精简整合社区的办公空间,优化综合服务设施布局,制作安装二维码门牌7.6万块。

坚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通过2017年实施的“三社联动”试点项目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组建220余人专业持证社工队伍,成功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1400余家。

与此同时,城关区开展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培育居民协商共识,搭建协商平台,解决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从“替民做主”转变为“让民做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的“小院议事会”就因为多次解决了辖区居民反映集中的问题和难题,而被居民所喜爱。

提供贴心服务

基本社会服务大跨越

十年来,城关区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全区新增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2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家,养老床位达5000张。2009年,城关区建成虚拟养老院。截至2022年,已有13.9万名老人“入住”虚拟养老院,约占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64%。

虚拟养老院的运行,让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体验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四大领域150多项养老服务。没有一张床位,却入住13.9万名老人,实现“云端陪伴”,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标准化管理体系日臻完善。同时,该区结合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持续实施“儿童福利雏菊花”项目活动,从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全方位关爱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提升他们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近年来,每逢七夕佳节,城关区民政局都会邀请“兰州好人”、金婚夫妻、最美家庭等为新人颁证、主持宣誓,依托“汇聚幸福·和合之家”项目,为新人开展婚前咨询、培训,劝和离婚边缘夫妻,劝和率近42%。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