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资讯!形态决定未来?动力电池技术争夺战升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凸显出来。时不时被爆出的新能源车失火、爆炸,假期排队数小时充电的报道,每次都会引发一波又一波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与否的谈论。

因此,电池厂商与车企想尽了一切办法,在电池系统中使用高效液冷板、导热片、纳米保温材料,以及高效排气通、低温快速自加热设计、全极耳技术等等。充电方面,则是电池厂商与充电桩厂商在相互配合,同时提高电芯的充电倍率与充电桩的电流、电压。

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或由于实际效果并不如商家宣传的那么好,或由于新的解决方案还没有被消费者感受到,因此市面上的质疑之声仍不在少数。

因此,理论能量密度可以达到500Wh/kg、不需要可燃液体作为电解质的固态电池,被行业看作是目前解决上述多个问题的最佳方案。但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技术能力实现固态电解液,于是半固态电池充当起中间过渡品。

今年3月,在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化的目标为:到2025年,液态体系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到350Wh/kg;2030年,液态电池向固态电池过渡的固液混合体系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为400Wh/kg;2035年,准/全固态体系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500Wh/kg。

这也意味着,现在距离液态体系电池发展至固态体系电池至少还需要十余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是否会出现性能更好的电池化材料体系,软包电池是否会取代方型电池成为主流,一切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