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汽车行业智能化浪潮不断向前推进,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从科幻走进现实,但频发的意外事故和维权事件,也使得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存在一定疑虑。近日,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和《环球时报》联合发布了“2021年中国消费者自动驾驶信心指数调查”,重点研究了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评价和预期。那么,这项调查究竟释放了哪些重要信息?
♦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较高
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指数为50分,而美国只有36分,较美国高出39%,这说明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更高,对自动驾驶的信心更强。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包含多个阶段,从辅助驾驶向着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逐步迈进。自动驾驶的最高阶段是完全自动驾驶,即无人驾驶。当前消费者对无人驾驶的最大顾虑,莫过于技术故障和被黑客攻击,也就是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中美消费者对此都很关注。不过,在自动驾驶引发的事故责任、行人/骑车人安全、放弃驾驶控制权、丧失驾驶乐趣、可能导致交通拥堵加剧等方面,美国消费者的顾虑要远高于中国消费者。
为何中国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自动驾驶?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曾指出,这是由于我国数字经济在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大独角兽公司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布局和积累。同时,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目标受众日益年轻化,90后、00后人群将成为购车主力,年轻人群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更高。此外,中国人口密度高、人口规模大的特点适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这也是中国发展自动驾驶的先天有利条件。
麦肯锡未来出行研究中心也给出过类似结论,其指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兴趣浓厚,愿意为购买自动驾驶汽车支付高达4600美元的溢价,而美国和德国分别为3900美元和2900美元。麦肯锡认为,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自动泊车和高速公路场景或最先应用
恐惧源于未知,这句话放在自动驾驶领域也恰如其分。调查发现,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功能使用越多,认知程度越高,购买信心越强。数据显示,86%的消费者从未体验过自动驾驶功能,因此认知程度较低,这影响了他们对自动驾驶的信心。
尽管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部分领域、特定场景下进行了小规模试水,但真正的无人驾驶短时间内仍难以实现。展望未来,半数以上消费者认为物流运输车辆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无人驾驶,其次是公交车/长短途大巴;相比之下,选择“私家车、出租车/网约车”的人较少。对于无人驾驶汽车上市,消费者普遍预计在5年以后。其中,消费者预计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辆上市时间最早,约在2026年;上市最晚的或是无人驾驶私家车,普遍预计在2029年以后。可见,无人驾驶的普及有可能是从货运车辆、公共交通车辆向私家车发展的顺序。消费者认为,无人驾驶汽车要上市,还需面临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技术可行性、法律法规完善、消费者购买力、产品制造成本等方面的挑战。
此外,消费者认为无人驾驶技术可以最先落地的场景是停车过程(车辆自动找车位停车)和高速道路,这也是当前车企重点关注的自动驾驶体验场景,已有不少车企在加紧研发,并推出相关车型。例如,威马与百度合作实现了特定场景下的自动代客泊车(AVP)功能;极狐阿尔法S采用华为的自动驾驶方案,可实现自动代客泊车与远程召唤功能;博世与戴姆勒此前获德国有关部门批准,可在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停车场使用双方共同研发的自动代客泊车系统。高速公路亦是车企最先落地无人驾驶技术的常见场景之一,长安汽车、本田等多家车企都公布了实现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的时间表。我国交通运输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河北雄安新区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的相关情况,其中提到,京雄高速路将开设支持自动驾驶的智能驾驶专用车道,且部分路段尝试使用无人驾驶机械设备进行施工。
♦国内科技公司更受中国消费者信任
当前,自动驾驶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科技公司等纷纷涌入。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国内科技公司(例如华为、百度等)的自动驾驶技术信任程度最高,其次是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厂商。考虑到之前的自动驾驶事故和中国路况的复杂性,中国消费者对国外汽车厂商(例如特斯拉等)和国外科技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信任度较低。
在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方的知名度方面,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华为、特斯拉和百度。其中,华为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先进技术形象最为领先;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推进方面较为积极,但频发的事故为其招致不少非议;百度则依靠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扩大“朋友圈”。
不过,虽然无人驾驶已开始在国内示范运营,但调查发现,当前消费者对乘坐无人驾驶私家车的信心指数依然相对较低,购买无人驾驶车辆的信心指数更是处于最低水平。当被问及哪种场景下的无人驾驶信心指数最高时,大部分消费者的答案是“自己手动驾驶,而周围都是无人驾驶车辆”,可见消费者仍对自己掌控驾驶主动权更为放心。当被问及是否会购买无人驾驶汽车时,表示“观望一段时间后再考虑”的消费者占半数以上,表示“完全不考虑购买”的消费者占12%,“非常愿意购买”的仅为1%。另外,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希望降低自动驾驶功能使用门槛,通过更灵活的方式享受自动驾驶功能,包月以及按使用里程、按使用时长付费都是消费者考虑的付费方式。
“即使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成熟,从车辆上市到消费者大量购买还会经过一段观望期。从提高消费者认知,到建立消费者信心,再到促成消费者购买,将是非常有挑战的过程。”J.D.Power方面表示。(张冬梅)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标准 县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这家山东科技企业的暖心行动2022-01-15
- 临潼区:多措并举助力农业复工复产2022-01-15
- “这个嘉宾思路厉害”,市消保委委员张兆安做客《海波热线》特别节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王锡章带队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调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这家知名书店,新年再出发2022-01-15
- 崔同富到武定县开展春节走访慰问2022-01-15
- 北京:迎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长安街开始布置花坛2022-01-15
- 洋码头首家文旅免税直购店落地重庆十八梯景区2022-01-15
- 每户将分到70斤!更多物资送达……直击杭州西溪雅苑封控现场2022-01-15
- 本土确诊+104,其中河南+52,天津+39,珠海新增感染者均系奥密克戎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