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基层体育设施愈加完善 加快市民普及全民健身的步伐

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8月8日是全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当日,南京各区以“社区运动会”方式组织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受到市民欢迎。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2国民健身趋势报告》显示,我国7岁及以上年龄人群中,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7.5%。2020年以来,居家健身成为新的体育健身场景,有意识地主动参加体育健身人群则偏爱户外健身。有关专家发出提醒,无论是居家运动,还是户外健身,均要讲究方式方法,尤其在高温天气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条件,需区别对待。

基层体育设施愈加完善

“2006年读大学那会儿,我们一帮爱踢球的同学都是在各大校园抢场地,有球踢就开心极了,哪管场地上布满煤渣渣。真没想到十几年后,南京的球场条件这么好了!”在雨花台区体力波体育公园足球场,南京弱队之家足球队负责人陈江宁向记者感慨。

陈江宁每周雷打不动踢三场足球,像他这样的足球爱好者,南京有10万余人。如此众多的“足球人口”最需要的就是活动场地。体力波体育公园负责人陈曦在体育行业耕耘多年,他表示,短短十年,南京的足球人口增长显著,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场地条件跟上了”。

在富力尚悦居小区门口,原有的三片废弃篮球场近日焕然一新,地面、围网、篮架都进行了更新换代,经过打磨、上漆、画线等步骤后,三片球场摇身一变为高弹防滑场,尤其是8米LED高清大灯的安装,让周围一片愈加明亮。场内配备多条长椅供运动人员休息,为保障球场安全,还加装了11部高清监控摄像头应对突发情况。因为紧靠星光邻商业综合体,就连晚上在这跳广场舞的大妈都竖起了大拇指:“我们跳广场舞都在晚间,现在这一片不光球场亮了,广场舞也能享受到灯光,太棒了!”当晚正在跳广场舞的刘万姚阿姨兴奋地对记者说。

在南京市2022年十类民生实事项目中,市体育局2个项目入选,分别为“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新改建8个体育公园、50片灯光球场;在景区游园、体育场地设置100处以上公共储物柜”;“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实施免费国民体质监测、大众健身技能培训、全民健身进社区等活动500项(次)。”基层体育设施的完善,势必加快南京市民普及全民健身的步伐。

“微社区”俱乐部让陌邻成为睦邻

周末上午,家住仁恒江湾城的徐女士带着孩子来到社区打乒乓球,“今年小区建成了‘微社区’运动俱乐部,让我们不出小区就能带着孩子做运动,还有科学指导,时常还能遇到志同道合的邻居,感觉十分便捷!”

今年,南京市在24个试点小区进行“微社区”运动俱乐部组建工作,初步形成了覆盖30个体育健身项目约5000户社区居民参与的基层社区体育组织框架,并以俱乐部为主体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体育赛事活动,提供公共体育社交新平台,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为下一步面向社区居民的健身知识讲座、健身技能指导、健身器材配备、体质测试服务和“微社区运动会”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居民的运动热情还是比较高的,目前我们小区的‘微社区’运动俱乐部总参与度已达50%,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前将这个数值提升到80%,让大家都爱上健身。”仁恒江湾城“微社区”运动俱乐部负责人杜萍介绍,目前该俱乐部已完成江豚湾湾酷跑俱乐部、少儿体能训练营、乒乓球、羽毛球、掼蛋等7个运动项目的落地,未来还将根据业主喜好增加更多运动方式。

市体育局副局长朱华林表示:“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之一,也是我们体育工作的神经末梢。‘微社区’运动俱乐部体育联赛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体育工作,不但能帮助体育部门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探索了新路。”

不同人群高温健身有讲究

“最近天气太热,除了买菜,我和老伴基本都不出门,但每天健身的习惯一点没变,以往我俩每天早上6:30准时与一帮退休的老同志跳扇子舞、打太极拳,最近老伙伴们都改在家里跳了,大家通过微信群交流居家运动的感受。”家住富贵山小区的70岁老人刘万中说,虽然家里地方有限,但是通过健身收获的快乐却是无限的。针对老年运动群体的锻炼,江苏体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磊表示,老年人的肌肉大部分开始萎缩,骨骼中的钙流失减少,韧带的弹性也相应减弱。所以,“涉及关节的运动要格外注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运动方式对身体健康反而会起到反效果。最好每次坚持半个小时以上,每周锻炼3至4次。”

与老年人热衷居家健身不同,不少年轻人目的更直接——减肥。王磊表示,减肥要想成功,无非是个人消耗要大于个人摄入。可以在小区内进行慢跑,在家进行有氧健身操或利用跑步机、固定单车、椭圆机、划船机等进行器械练习。王磊说,很多人有瘦肚子、锻炼腰腹的需求,激活腹横肌就可以事半功倍。怎样激活腹横肌呢?可以尝试腹式呼吸法,也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专业辅导。

《2022国民健身趋势报告》提及,“公共体育场馆”“广场空地或道路”“健身路径”“社区体育场地”“公园内园路与铺装场地”,是成年人与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场所。眼下南京正值高温天气,专家建议,尽量避免户外高对抗运动,如足篮网球等。天气炎热时,健身最好还是选择早晚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时进行。此外,高温下运动风险相对增加,也要注意科学补水,以防电解质紊乱,发生中暑甚至晕厥。(丁媛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