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以大数据“天眼”破解环境监管难题

株洲“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平台。(资料图片)

戴 鹏

“输入企业名称,立即跳出数据分析。如果两条曲线高度持平,说明企业产污、治污设备运行正常。” 1月21日,株洲环境监察人员正在操作“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平台,对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巡查。

近年来,在省环境监察局的支持下,株洲不断推进“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改革,成果显著。由该市国投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平台,有效破解不法企业与生态环境部门“躲猫猫”,环保设施建而不用、时开时停的监管执法难题。

目前,该平台已升级迭代至4.0版本,是全国最先进的以大数据“天眼”实现环境精准监管的技术方案,先后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案例名单、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的优秀案例,获评全国电力系统电力大数据优秀应用创新成果奖等荣誉。

高效:治污设备“线上盯”

株洲是工业大市,现有市场主体31.3万户,其中部分企业生产过程对大气、水体环境影响较大,监管也较难。该市环保部门过去主要靠巡查抽查“海底捞针”,以及群众举报“猫捉老鼠”。日常巡查,每名执法队员负责监管的企业多达2408家。

人管不过来,大数据来管行不行?2017年10月,株洲在全省率先建设“互联网+”技术监控污染物治理设施项目,并持续迭代升级。

2021年初,株洲市以智慧株洲平台为核心,对接省电力大数据平台,集成“互联网+”环保设施监控、生态环境移动执法、市长热线督办等平台,推出“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平台4.0版本,形成一套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预警、现场精准执法和热线督办等功能,“领跑”全国的大数据环境监管解决方案。

“4.0版方案,真正构建起了大数据背景下的全市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有力推动了市域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株洲市国投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让全市环境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便捷。

“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平台4.0版本丰富了株洲全市生态环境网络监测体系,转变传统的人工环境管理机制,通过综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挖掘与模型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化技术实现创新型的环境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了生态环境部门监管执法人员的不足难题,全面提高了株洲环境监管水平和效率。

数据显示,株洲目前已在674家企业建设了3140个监测点位,对全市重点企业全流程的产治协同无缝管理,实现了各类污染源监管全覆盖。

精准:环境执法“及时管”

嘀嘀,您有一条新消息……近日,茶陵县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在“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平台收到预警:某竹木加工企业刨机生产线的除尘设施未开启超过1个小时。

执法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精准地找到数据异常原因。原来,该企业除尘设施自动启停电器件损坏,工作人员未及时执行手动启动,导致环保设备停止运行。

执法人员随即现场制作监察文书,向企业负责人下达指令,要求其尽快对损坏的电器件进行维修。

“我们利用每日预警、实时预警和超前预警等13个数据模型,监管着各类生产企业排污与治污情况。”株洲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利用大数据高科技平台打击环境违法,实现了“执法人员一次也不空跑,违法企业一次也跑不掉”的精准监管。

株洲是全国首个将“电力大数据”应用到环保监管工作的城市。根据“散乱污”企业白天不生产、晚上偷偷干、隐蔽性强等特点,“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平台通过收集全市所有企业昼夜用电负荷差等情况,与领取排污许可证的白名单企业进行大数据智能分析比对,从而精准筛查出未发放排污许可证的企业。

通过现场核实,2020年以来株洲全市累计发现并查处900多家未领排污许可证的未批先建生产企业,还查处关闭了100多家非法企业,使得污染企业无处藏身。

2021年初,株洲被确认为全省“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平台试点城市。通过优化数据模型,同年7月,该平台新预警模型试运行,预警信息处置率达100%,实现完全杜绝全市企业通宵生产、节假日生产不开启环保设备问题,环保设备晚开、早关现象减少90%以上。

据了解,通过“电力大数据+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建设,株洲企业违法生产、偷排等现象逐年大幅度下降,2020年处置企业数只有2017年的29%、群众投诉量只有2016年的50%。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