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作文至少看5遍,平均每篇评语300字——最近,杭州一位“神仙”教师火了。这位小学语文老师从教26年如一日,批作文就像写论文,句句斟酌、逐段点评。得其授课,学生和家长都如获至宝。
很多人的成长记忆中,大概都有类似场景:捧着老师的评语反复咀嚼,被表扬了满心欢喜,被批评了垂头丧气,受到鼓励后斗志满满。尽管当时情绪各异,偶尔还会感到“压力山大”,但多年后回首莫不心怀感恩。如上述教师,全班36个学生,每篇评语300来字,每次批完作业要写超过一万字,付出的心力和成本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对职业发自内心的尊重,不是对学生真诚深厚的情感,很难想象可以坚持近30年。而在这数以万计的文字背后,又有多少潜藏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多少可贵的灵感火花被点燃呢?
舆论点赞这位教师,表达对一位敬业者的尊敬,更是在呼唤一种师者仁心的精神。当今社会,技术加速迭代,教学手段也在追赶潮流,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消弭着曾经那种师生互动。很多时候,课堂PPT花样百出,微信打卡热热闹闹,线上教育风生水起,但师生间的隔阂反倒深了,亲密度、信任感还不如“表现不好罚站背书”“作业完不成放学留下”时自然。甚至某些教师的“放权”,俨然成了“卸责”,如屡遭诟病的家庭作业成了“家长作业”,课堂压力变相转移到了课外培训,都是这些矛盾的突出反映。有人感慨:大量技术的引入让知识离孩子越来越近,却让师生渐行渐远。
这当然不是技术的错,亦不可盲目怪罪于现代教学。纵观这些年的相关新闻,我们为万字评语折服,给粉笔板书鼓掌,呼唤“将戒尺还给老师”。与其说是怀念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如说是呼唤密切的师生互动回归。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已经表明,那种一笔一划里传递的严谨认真,一字一句中透露的真诚关心,一板一眼里难掩的激励敦促,无论历经怎样的时代变迁,都是最珍贵的最纯粹的教学相长。坚持“面对面、手把手”执教的初心,具体是用万字评语还是AR技术,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才是教育的真谛。真正负责任地去贴近这些可爱的灵魂,用心浇灌那些初生的小苗,一定能够带领孩子们开启更广阔的世界,收获更丰盈的人生。(汤华臻)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