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日报》的一篇报道再次将网络经济的毒瘤——流量造假曝光在众人面前。报道指出,一些阅读量“一不留神就破10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几乎完全是依赖于像“手机群控”软件这样的“灰色手段”刷出来的。
这不是流量造假第一次进入公众视线。今年年初,央视还以“‘惊人’数据的秘密”为题将明星流量造假这一“皇帝的新衣”大白于天下。惊人的何止是明星的流量数据,如今,一些短视频平台网红节目的点赞动辄几万、几十万,一些微博文章的转发、评论可以高达几百万、几千万……所谓的秘密摧毁了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信任,造成了整个网络经济的系统性生态灾难。
对流量的“迷信”、巨大的利益驱动以及刷量黑色产业链的推波助澜等,都是流量造假的成因。所谓无利不起早,流量造假的背后是利益的诱惑,明星要面子和更多的关注,微信公众号要造势和更多的广告……与巨大的利益成鲜明对比的是,流量造假者造假成本低、受惩罚可能性小。所以,要根治这颗毒瘤,就要“打蛇七寸”。要加大对刷量黑产的打击力度,进一步落实通信实名制,不断升级识别防控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倡导多方共治,从法律、法规、网络运营、公众等方面多管齐下,通过全空间、全平台、全产业链的综合治理,营造公平、公正、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胡俊)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