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巨贪”为何屡查不绝?

最近,《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持续热播,观众们对剧中反腐倡廉的情节津津乐道。尤其是在前两集中,一名处长在短短4年里贪污受贿2亿多元,这让观众们感到震撼。虽说电视剧的情节大多是虚拟的,但在淮北市烈山村,就曾有过一名“巨贪村官”。据检方起诉,18年里,他将村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变为私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中国经济网,5月8日)

据报道,新闻中的主人公刘大伟作为一名村干部,这个处在中国行政体系末端的村干部,甚至连“官”都不是,却可以一手遮天,在18年为官路上将村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变为私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可谓“贪出了高境界”,练成了“小官巨贪”的典型。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出重拳治理贪污腐败,然而“小官巨贪”的新闻还是时不时被爆出,笔者不禁感叹,“小官巨贪”为何屡查不绝?

俗话说,为官一任就应造福一方,身为一方百姓的父母官,应该想着如何为百姓谋福利才对,可是刘大伟却一步一步“挖空”集体资产,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变成一个一片萧条的贫困村,实在是令人气愤不已。近年来,“小官巨腐”屡查不绝, 一个个村官“前腐后继”,造成的恶劣影响让人触目惊心,从“3亿村官”到“百万支书”“千万村长”,乃至挪用上亿元资金的村会计,都是“小官巨贪”的现实案例,其结果不仅损害了村民的权益,更是抹黑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官成巨贪不是短时间内成功的,他们的练就过程便是当地民众的血泪史。“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话再次在“巨贪村官”刘大伟的身上得以印证。其实,无论“大贪”还是“小贪”, 其所侵占的都是民脂民膏、公共利益,他们行使的权力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其腐败行为更令群众深恶痛绝。众所周知,芝麻大的官也是官,更何况这样的“小官”实际权力并不小,正是由于官小权大,最终导致权力不受制约而失控。

其实,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官,在反腐败斗争中都是侵蚀党和政府肌肤的“大敌”,千万不能轻敌。小官巨贪”案件频出,也折射出基层干部监管缺位、村居干部廉政意识弱等短版,所以如何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给基层干部的权力戴上“紧箍咒”,让权力回归本位,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村官巨贪”再次警示我们,治理“村官巨贪”的药方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监管必须“全覆盖”。只有通过强化干部队伍思想教育建设,强化村级事务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强化查处问责力度绝不姑息,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真正杜绝此类案件再次发生。

关键词: 小官 巨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