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成“新网红” 银发经济与传统养老产业区别在哪

“伴着流行音乐,招牌式的左右眉毛灵活抖动,娓娓道来家长里短……”本轮疫情期间,粉丝超过百万、点赞总量超过千万的抖音用户“南京老于”没闲着,操着一口地道南京话,经常直播跟粉丝聊天。

“夕阳红”成“新网红”背后,是互联网企业对老龄消费群体的日益重视,是数字经济与银发经济的融合。

大数据、人工智能、文化旅游、养老金融……多元化,是银发经济与传统养老产业的重要区别。

玩直播,“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今年55岁的老于,已把自己归为老年人。他怎么也没想到,随便玩玩的短视频让他成了“网红”。

“老伴不在后,生活寂寞。养了一只柯基犬,我想记录和小狗的生活点滴,而自从儿媳妇推荐我玩直播,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老于坦言。

由于性格开朗、表情丰富,老于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如今他的作品数量已达700多部,“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拍十五六部作品,就像着魔了一般。”老于笑言。

77岁的南京人邹茂先,去年凭借开着面包车独闯西藏的抖音视频走红网络,收获大量网友点赞与祝福。有网友称他为“中国最牛老大爷”。

邹茂先的抖音号叫“耋老邹游”,他经常与粉丝分享旅游见闻。他希望通过自驾旅行经历告诉更多老年人,只要有梦想,做好准备,走出家门,老年人也可以拥有“诗与远方”。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直播用户规模达6.17亿,全行业网络主播账号累计超过1.3亿。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比较火爆的直播平台上,老年主播约占总主播人数的6%—8%,抖音上50岁以上的用户在整体中占比约为8%。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社会参与相对减少,迫切需要发展替代性的社会参与以及社交平台。”市政协委员、江苏勤善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老年学学会老年文化专委会主任卞开勤表示,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把直播当作娱乐身心、自我展示的舞台。

不少互联网企业敏锐地注意到老年群体流量的增长,打造专属平台、开发银发带货。南京还有老年大学专门开办了直播培训班、视频编辑班、网购培训班。

智能化应用和老年人“双向奔赴”

部分老人早早跨越“数字鸿沟”奔向互联网,更多老人则安享数字经济带来的福利。

4月13日,家住秦淮区夫子庙街道老门东附近的秦爷爷在手机里打开了“秦淮网约护理”软件,一键点击,预约了上门护理服务。

上午10点,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老人家里。

3个月前,80多岁的秦爷爷在家里跌倒导致腰椎骨折。秦爷爷说,去医院很麻烦,上门服务价格能接受,监测血糖、量血压、健康宣讲等等服务,包括上门费在内,一共收费145元。

装在秦爷爷手机里的小程序由江苏三槐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开发,已在南京等多地使用。“采集标本、生命体征监测、更换鼻饲管……轻点手机下单,就有‘网约护士’上门。”江苏三槐总经理王昊阳介绍,5大类25项线上申请、线下上门的服务,为特殊人群护理免去奔波之苦。

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养老服务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已成新“蓝海”:

安康通创建“管理系统+服务标准+老人+终端设备”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提供紧急呼援、定位服务、咨询转介、心理慰藉、定期关怀、养老顾问六项基本服务,拓展了健康监测、移动医疗等服务项目,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广;

索酷科技自主研发基于SaaS化智慧助餐运营服务平台,集信息录入、助餐申请、审核、预约点餐、送餐就餐数据管理、政府补贴统计等功能于一体,并开启养老助餐“刷脸时代”;

南京爱普雷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多个智慧服务系统,打造了时间银行、家庭养老床位、智慧评估等平台,建设时间银行APP体验区、银龄顾问适老化改造展示区、家庭养老床位样板房等多个示范性区域;

……

“赛道”越来越多,还需精准对接需求

前不久,央视《焦点访谈》聚焦南京市推行“失能人员照护保险”,解决家庭护理经济负担的创新做法。

高龄失能老人需要定期专业照护,一些家庭很难独自承担费用。2021年7月,南京市实施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资金由三部分组成:政府财政和医保基金各筹措一部分,每一名参保人员每年缴纳20元保费。

“符合条件的老人在家进行养老,每个月享受30天每天45元的照护标准。有了这个政策之后,服务需求增加明显。”秦淮区洪武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鲍二行介绍。

需求多样化、投入多样化、要素多样化,银发经济蕴藏着无限潜力。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改扩建或新建一批老年公共文体活动场所,支持通过公建民营、委托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运营效率;引导各类旅游景区、度假区加强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建设康养旅游基地,鼓励企业开发老年特色旅游产品,拓展老年医疗旅游、老年观光旅游、老年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制造……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为企业画出了无数“赛道”。

采访中,记者发现,掘金银发经济的企业多挤在医疗、养老赛道,对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认识不足,文化、娱乐、社交、生活用品等方面的产品研发和服务供给仍十分缺乏,还需进一步关注细分市场,精准对接需求。

“南京老年人消费能力比较强,但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还有哪些适老消费项目。”市人大代表、江苏悦心养老产业集团董事长高庆玲说。(徐静 马道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