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漫步广西南宁街头,融合东盟传统风格的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各种“东盟元素”尽扑眼底。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2日—15日在南宁举行。
南宁市官方6日称,由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形成的“南宁渠道”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在南宁设立总领事馆的东盟国家达6个,国际友城达21个。南宁已发展成为东盟进出口产品的“中转站”和“生产基地”。
南宁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节点城市。南宁近海、近边、沿江,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自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举办。
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13年来,共有63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2700多位部长级以上(包含部长级)贵宾出席展会,并成功举办了177个高层论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达成《南宁共识》、《南宁倡议》等多项共识,形成多个合作机制,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客商、政府与商界、双方政府高层之间搭建了经贸合作、交流沟通、会晤磋商的“南宁渠道”。
南宁市官方称,南宁市大力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试点示范工作,突出平台支撑、交通支撑、产业支撑,着力提升“南宁渠道”影响力。
目前,南宁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凸显成效。南宁进入“地铁时代”,南昆客专开通运营,南宁火车东站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一。吴圩国际机场执飞航线达156条、通航城市100个,基本实现“东盟国家通”和“国内省会通”。
此外,南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成,以南宁为货运物流中枢的东盟—中欧国际列车公铁联运新通道开通。今年9月初,投资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的新加坡(广西南宁)综合物流产业园项目在南宁综合保税区启动,南宁致力将其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示范项目。
目前,中国—东盟信息港信息通信枢纽已初具雏形。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揭牌短短一年,吸引4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领军企业签约入驻。南宁实际到位区外境内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连续5年居广西首位。
当地官方表示,南宁将全力服务“渝桂新”南向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争取中国—东盟联合大学落户南宁,积极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人文基础。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卫生院红崖子分院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医共体建设工作2022-01-16
- 福田人:先核酸再买药!这39类药品需到定点药房购买2022-01-16
- 马术运动拓开乡镇农牧民致富路2022-01-16
- 城东湖街道向先进社区“看齐”2022-01-16
- 在巍巍长城间守望(青春日记)2022-01-16
- 注意!福州市中心这条路出行有变2022-01-16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