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渡码头,“老株洲”的青春记忆

本文转自:株洲发布

湘江河清鱼跃,码头上人流如织,人们翘首以盼过江轮渡驶近……这是少年时期的仇民主关于株洲的城市记忆片段,40多年后仍让他津津乐道。

“过河去”,对于不少老株洲人来说,这曾是一句口头禅。轮渡码头,则是他们这一代人共有的记忆。那时要横跨河东河西,不管是挑担的菜农、上班的工人或是学生,都要坐船过江,抵达各自的目的地。

资料记载,上世纪80年代,株洲大桥建成通车之前,轮渡码头每天的客运量最高达到2万人次。

原轮渡码头附近,不过现在已看不出什么痕迹 记者/伍靖雯 摄

从“划子”到轮渡

2月12日下午,穿过芦淞区南湖巷往湘江边走,跟几位“老株洲”再三核对,才确认眼前便是曾经的轮渡码头——已看不到一丝痕迹。

抬头望前方,天元大桥上车流滚滚,但回到40年前,人们都聚在桥下这片地上,等待轮渡到来。

《株洲市·南区志》第二章记载,轮渡码头原名湘一义渡码头,位于原来的建宁街上游330米处。这是株洲的一个古渡口,河西与其相对的岸边也建有麻石码头。曾经,义渡码头边上还有渡亭,亭内有刻有“槠洲湘江义渡”的石碑,最初有2艘义渡船,为往来行商办事的人提供免费过渡。

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成员仇民主介绍,即便到了建市初期,株洲也只有几条小路,交通极不便利,当时来往的人们想要过河,就要去江边等待渡船,几条划桨拨水行驶的小木船,俗称“划子”,一条木船只能容纳10多人。

随着渡江需求增多,湘江上的约80个划民组成株洲市划业工会。1957年,由划业工会演变来的株洲市划驳合作社,又从衡阳购回旧木质轮船2艘,随船从衡阳调来18名技工,在1958年初正式开办株洲轮渡,当年2月17日轮渡首航。

1964年,轮渡改由株洲市公共汽车公司经营,随着轮渡设施不断完善,客运量与日增高。相关数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轮渡码头的日客运量为1200到1400人次,到了上世纪80年代,株洲大桥建成通车前,日渡客量达到2万人次。

搭船“进城去”

至今,仇民主仍保存着一沓沓轮渡过江的船票,放在他的博物馆展出。薄薄一张船票,价格从最初的1分钱、3分钱到后来的5分钱,从50年代的“过河划力币”到后来的“客票”,船票价格与称谓的变化,也印证了株洲船运业的发展。

“那时住在河西的喊过河,就相当于‘进城’了。”今年86岁的漆汉光聊起,当时,河西的麻石码头附近主要就是园艺场,这是一家老国营农场,附近住户大多是菜农。

当时,漆汉光住在现在的市中心广场旁,工作的大队就在河东的轮渡码头附近。至今,他仍能清晰记得,湘江沿线的码头上大小船只聚集、行人穿梭的画面。“当时最繁华的要数徐家桥,大家都去那里买卖粮食蔬菜、布匹等物资。”漆老回忆,很长一段时间,河东的蔬菜供应,泰半来自河西的菜农,他们挑着担卖菜的吆喝,也从徐家桥一路往钟鼓岭方向延伸。

一开始轮渡限票,如果买不到票或者赶不上趟,从河东到河西可就困难了。仇民主那时住在解放东街,老家则在三门老街,据他回忆,当时如果不能在轮渡码头买票上船,只能绕到白石港附近搭船到对岸。

仇民主收藏的轮渡船票 记者/伍靖雯 摄

大桥通车,轮渡“退休”

相关资料记载,上世纪80年代,轮渡码头日渡客量可达2万人次。提到这,原株洲市国营棉纺厂的员工们,对轮渡有更特别的情感,仇民主便是其中一员,据他回忆,当时因为工厂在河西,不少职工住在河东,大家都靠坐轮渡上下班,便如后来坐公交车一样。

仇民主于1978年开始在厂里上班,每到工作日,他和同事们都会齐聚轮渡码头。那时,轮渡已经很发达,一条船约可以搭乘数百人。当然,如果遇到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渡船没法开,工厂也只能暂时放假。

1981年,仇民主搬到河西,虽然离上班的地方近了,但此时他在厂里做采购,轮渡往返湘江更频繁了。“厂里给我配了一辆自行车,经常推着车上下船。”仇民主笑道,他主要采购肉类、豆类等食品,一般早上就出发,来回要花2个多小时。

1986年,株洲大桥动工,两年后建成通车。当时不少人便打趣,轮渡大概要“退休”了。

确实如此。1989年,轮渡码头被移交给原市园艺场渡口工区管理,1990年还有轮渡船1艘,此后在城市建设中,坐船的人没了,码头也慢慢消失,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了。

来源/株洲晚报 记者/伍靖雯

编辑/筱安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