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讯!解锁长修高速建设的“智慧”密码

打开微信,扫描预制梁上的二维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预制梁编号、钢筋直径、混凝土配合比等内容一目了然。在长修高速封丘至修武段项目2标段综合场站,每一片预制梁都有这样的“身份”信息。


(资料图片)

“二维码就像是预制梁的身份证,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定位,也便于后期需要时追溯查询。”来自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代传广,从事高速公路建设已20余年,目前是该项目2标段技术负责人。在他看来,一个绿色、低碳、智能的综合场站,决定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高品质。

长垣至修武高速公路封丘至修武段是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项目,项目途经新乡、焦作两市,起点位于封丘县北侧S223交叉处,终点位于焦作市修武县与菏宝高速交叉口。路线全长88.2公里,其中,新乡境长86.4公里,新乡境总投资106.5亿元。

位于新乡县七里营镇、占地135亩的2标段综合场站,是一个集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水泥稳定料拌合站、综合性钢筋厂、预制梁厂及项目部于一体的“六合一”综合场站,承担着长修高速封丘至修武段项目1/3的施工备料任务。“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4月10日,记者看到,场站一侧整齐排列着“新鲜出炉”的预制梁。这些每片30米长、百吨重的“大家伙”,场站日产4片,预计总产能1100片;日产混凝土1200余立方米;日均产值200余万元。

“4片梁就要用掉40吨钢筋,对面就是加工钢筋的地方。”走进钢筋加工配送中心,偌大的生产车间,只有寥寥几名工人。一台数控弯曲机前,工人正在熟练地把钢筋放进机器模具,几分钟后,弯曲弧度一模一样的钢筋便加工成型。通过电脑控制,弯曲40吨钢筋每天只需要5个人,比起以前的半自动化弯曲方法,人工和时间成本减少了一半还多,且弯曲度更加精准,质量可控。

智能科技同样为项目精准、有效的管理保驾护航。场站道路两侧,一个个摄像感应系统如一双双犀利的眼睛,又似一个个守护安全的“哨兵”,时刻注视着场站每一名施工人员。

“无论你身在场站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没有佩戴安全帽,监控探头就能精准识别,通过语音播报装置自动发出警告,提醒人员注意施工安全。”安全总监原峰自信地介绍一种名叫“云喇叭”的装置,目前场站共安装了38处监控,实现了全区域覆盖。有了科技的加持,即使在作业高峰期间,场站数百人同时施工,也能确保人员安全无虞。

不戴安全帽被撞击是什么后果?高空作业时如何系好安全带?触电后会是什么体验……专门为施工人员设置的安全体验区,运用科技手段体验因不规范操作导致危险来临时的感受,并以积分有奖的方式提倡每一名工人都来体验,做到安全施工、警钟长鸣。

采访即将结束之际,徐帅和杨传嵩两个年轻人迎面走来,他们来自河南交通技术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此行的任务是对项目的安全质量、工程工艺、绿色低碳、人员职业健康等数十项指标进行实时评估。“评估伴随项目建设全周期,从项目开工前就做足创建国优、省优工程的各项准备。”“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沿线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将把新乡最优建设环境转化为项目建设优势,按照‘五年不跳车、十车不专项、二十年不大修’的建设目标,倾力打造高品质的高速公路。”河南省平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德强信心满满。

项目作为京港澳高速与安罗高速的连接线,将进一步优化京港澳高速通道,降低过境交通对新乡、郑州等地的影响。

截至目前,2023年项目已完成投资11.4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32.57%;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6.11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32.03%。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暖风拂面,看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分别来自湖北、陕西的代传广和原峰感慨万千,项目日新月异的变化,渐渐消散着独在异乡的孤独。对高速公路建设者来说,还有什么比看到交通大融合、大发展更令人感到欣慰的呢?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宗斌 翟京元

编辑 刘玲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