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就算年薪百万,也得来店里捞鱼了。”近日,一名上海盒马的员工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事实上,他并不是盒马门店员工,但由于上海门店严重缺人,其主动支援门店一线。
这一幕在3月的上海零售行业并不罕见。为了尽力化解上海“买菜难”的问题,无论是保安、厨师,还是公司高管,这一个月来能出动的都纷纷出动。保供稳价,成了上海零售业这个阳春三月的主题。
所有员工齐上阵
3月28日5时起,上海市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实施核酸筛查:封控区域内,住宅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足不出户,人员、车辆只进不出。上海实施分区实施核酸筛查的前夜,3月27日晚,无论是对上海市民而言,还是上海零售企业而言,都是一个不眠夜。
“我们浦江以东各门店紧急召回全部员工,提前住到门店附近的酒店或门店内。”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27日晚间,盒马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尽量让更多门店员工返岗,确保各店正常运营。
“3月27日晚,浦东区域的永辉门店营业至凌晨1点。”永辉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响应浦东对于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的号召,永辉浦东区域内的六家门店(曹路恒越,浦江万达,森兰港湾,唐镇阳光,祝桥天和,三林万科)积极做好保供工作。在线下,永辉门店照常开业;在线上,永辉生活App供应充足、线上订单及时配送。
事实上,自从此轮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由于疫情管控,上海市民对日常生活物资的需求急剧加大,特别是线上订单比日常暴增,配送运力出现严重缺口。
人手不足成为不少零售企业保供面临的一大问题。(图片由企业提供)
“不是菜不够,而是人手不足。”盒马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订单量实在是太大,很多员工又因为疫情防控无法到岗,现在基本能出动的员工都去支援门店了。永辉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物资供应没有问题,所有员工都投入到保供一线上:“目前上海永辉共计38家门店,在保证线下正常营业的条件下,具备每日近10万单的保供套餐生产配送能力。”
“目前店内协调全部人力,全力保障线上运营,安保、厨师都上场打包、拣货。盒马的联营商合作伙伴也积极响应支援。”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特殊时期,员工们还自发组成私家车义务配送队,分担配送小哥们的压力。据不完全统计,私家车义务配送队的车辆达到100辆,在上海地区防控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展开配送。
美团买菜也表示,已经为超千名员工安排酒店住宿,为近千名员工发放抗疫奖金,为近百名员工安排隔离期间现金补贴。同时,美团买菜为一线员工提供餐饮支持,保障一线员工也要吃得好。另外,美团买菜还根据政府要求,为一线员工定期组织免费核酸检测,免费提供防疫物资,组织专家提供心理疏导。饿了么方面也表示,推出“保供专配小组”新模式,提升大型商超订单配送效率20%。
除了零售企业自己的员工,不少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加入到上海这场抗疫保供战中来。原在大宁久光中心的烧肉达人餐厅担任前场服务员的黄诗曼,通过盒马共享员工计划来到盒马(大宁店)上岗,担任拣货员,每天步数至少有2万—3万步,高峰期甚至会达到4万—5万步。
据悉,3月14日起,盒马第三度开启“共享用工”应急措施,截至3月28日,已有十余家企业(基本均为餐饮企业)、超过300人参与到盒马的共享用工应急措施当中,主要承担拣货、理货、上架的门店运营工作。
社区集单保供应
特殊时期,为了让更多的上海市民能够买到菜,众多零售企业纷纷采取社区集单的模式,尽可能满足大众的基本需求。
永辉超市推出了六大保供套餐。(图片由企业提供)
3月22日起,针对上海的抗疫形势,盒马紧急启动社区集单——众多居民社区确定牵头人,针对社区住户的购物需求,集中下订单,交由盒马相关对接人员,商品定时、定点地配送至小区。据悉,截至3月29日14时许,盒马“社区集单”已与上海756个社区建立连接,在不同区域分别由盒马鲜生、盒马邻里、盒马X会员店承接。3月28日起,永辉浦东门店联合当地居委、街道推出保供套餐,其中包括“肉菜基础套餐”“水果补充套餐”“米面粮油套餐”“卫生用品套餐”等六大精选套餐,居民可以居家通过居委及街道下单,以便快速配送。3月24日至28日,在上海市徐汇区国资委的指导下,美团旗下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等零售业务在徐汇区部分重点封控区域上线30元“暖心蔬菜包”,打通蔬菜供应“最后100米”。
美团优选蔬菜包送达封控社区。(图片由企业提供)
“蔬菜包不但用尽量低的价格组合了家庭日常所需蔬菜,而且能缩短消费者决策时间、提高购买效率,从反馈上看,市民对这种供应形式也比较欢迎,商品上线当天单个街镇就有超过1000位用户下单,我们也在计划后续变换形式,满足不同需求。”美团零售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
“由于运力资源较为紧缺,我们会优先保障封闭14天以上、人员密度大、需求多的社区。我们正在尽全部努力提升集单能力,尽快为更多社区开通集单服务。”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永辉超市、联华超市、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大润发、农工商超市、城市超市等实体商超,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百联到家、本来生活、天天果园等线上平台,还有各区的标准化菜市场,也都开始推出套餐产品,多数套餐在100元以内,重量在6斤到10斤不等。
“甚至连周边的一些餐饮店,也开始卖自己的库存果蔬。”家住上海浦东区陆家嘴街道的王女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周边一些餐饮店暂时停业,店长把店里储备的一些物资都拿出来卖了。“既方便小区居民,也解决了自己的库存损失,挺好的。”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员工助力、社区集单,零售企业化解上海“买菜难”2022-03-29
- 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许昌市东城区绘就大美乡村新画卷2022-03-29
- 香港新增7596宗阳性病例2022-03-29
- 广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谢晓丹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2-03-29
- 报告解读|外环高速南段年内通车 大环高速开始推进2022-03-29
- 【视频】春瞰黄河三湾似江南2022-03-29
- 人报甘头条 | 兰州新区着力提升基层案件质量2022-03-29
- 凉州:特色草莓种植实现“双赢”2022-03-29
- 甘肃金塔:“沙漠卫士”梭梭“携手”中药材绿了荒漠鼓了钱包2022-03-29
- 报告解读|“以评价、考核促改革 强化考核的激励功能”2022-03-29
- 这些商场都改了 海淀商圈要打“翻身仗”2022-03-29
- 辽宁大连:本轮疫情接收各界捐赠防疫物资和善款共计1054万元2022-03-29
- 重庆今年重大项目实施名单出炉,郑万高铁全线通车进入倒计时2022-03-29
- 广东电白党员筑牢疫情防控保垒2022-03-29
- 新日汽车级锂电,保5年 用10年,电动车消费格局驱动力2022-03-29
- 走近《读者》:从故土出发,情怀沁润在字里行间2022-03-29
- 甘肃出台“1+2”政策文件助企纾困2022-03-29
- 中外智库合编“双边史”拓至“海上丝路”2022-03-29
- 甘肃定西漳县:植树严把技术关 造林绽放“生态绿”2022-03-29
- 最高50万元资助 2022年“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科技服务项目申报启动2022-03-29
- 奖补100万元!商洛这些单位获评市级先进单位2022-03-29
- 注意!贵阳公交将新开和调整一批线路2022-03-29
- 长城新媒体集团获首届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优胜奖2022-03-29
- 山东: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近期疫情已获有效控制2022-03-29
- 婚姻中,选择门当户对还是遵从内心?来探探吐露你的心声2022-03-29
- 探探,让我遇到了那个她2022-03-29
- 总价288万/套起,推522套住宅!信城缙悦花园获批预售(附价格)2022-03-29
- 找工作的速看!甘肃数字政府建设人才“直播带岗”—IT人才专场活动明日举行2022-03-29
- 株洲出台环保“帮扶十条”2022-03-29
- 合肥通报不合格首饰 含中国黄金中国珠宝周金生产品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