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农作物大麦向青藏高原的传播与利用,被认为是促进史前人群大规模永久定居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关键因素。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孔庆鹏研究员团队与兰州大学董广辉教授团队合作,联合研究发现距今3600年前,由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迁徙导致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扩散,这个群体的遗传贡献显著影响了现今藏族人群基因库的形成。
论文第一作者、昆明动物研究所李玉春博士介绍,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的传播,究竟是人群扩散,还是技术交流一直以来是个谜。根据考古学证据,距今约5200至3600年前,在大麦农业人群向高海拔地区大规模扩张之前,粟黍农业人群已在青藏高原东北河谷低海拔地区大规模定居。在这一阶段后期,这个区域出现了粟黍、大麦混作现象。
联合研究团队推测,很可能是粟黍农业人群在低海拔地区采纳了大麦农业后,进一步把它带入到高海拔地区。为了验证假设,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8277份现代藏族及其周边人群5.85万余份线粒体DNA遗传变异数据,结合不同海拔农作物遗存的碳十四测年数据,以及人骨碳同位素值数据,最终鉴定出两个单倍群,其起源迁徙正好与粟黍农业的起源、强化以及向西传播时间路径吻合。同时,这两种遗传组分在以往报道的以粟黍种植为主的考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人骨样本中也有发现,进一步支持其很可能代表了藏族人群中尚存的源于粟黍农业人群的遗传组分。
研究不但证实了藏族人群中存在大量源自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的遗传组分,还提示粟黍农业人群在到达青藏高原低海拔地区后,采用了耐寒的大麦农业并向高海拔迁徙,最终大规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标准 县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这家山东科技企业的暖心行动2022-01-15
- 临潼区:多措并举助力农业复工复产2022-01-15
- “这个嘉宾思路厉害”,市消保委委员张兆安做客《海波热线》特别节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王锡章带队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调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这家知名书店,新年再出发2022-01-15
- 崔同富到武定县开展春节走访慰问2022-01-15
- 北京:迎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长安街开始布置花坛2022-01-15
- 洋码头首家文旅免税直购店落地重庆十八梯景区2022-01-15
- 每户将分到70斤!更多物资送达……直击杭州西溪雅苑封控现场2022-01-15
- 本土确诊+104,其中河南+52,天津+39,珠海新增感染者均系奥密克戎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