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风: “第一次接收信号时惊心动魄”

作为北斗现任总设计师,全国政协委员杨长风谈到自己的北斗生涯时,记忆最深的,是2007年接收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的信号,他称之为“背水一战”。

1994年,中国决定启动北斗一号工程,试验探索卫星导航,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然而要获得国际承认的合法地位,却需要克服无数困难。

当时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各发射了20多颗卫星,已完成全球组网,并占用了最适合卫星导航的频段。中国联合欧盟推动国际电联从航空导航频段中最大限度地挤出了一小段频率。这一小段频率,也是建设一个全球导航系统最基本的频率需求,各国均可平等申请。

2000年4月18日,北斗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同时申报。按照国际电联规则,必须在7年内成功发射导航卫星,并成功发射和接收相应频率信号,才能获得该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否则将无法取得合法地位。

2005年,欧盟发射了首颗伽利略导航卫星。彼时,我国虽已发射三颗北斗试验卫星,但尚不具备主动发射下行信号的能力,而符合国际电联规则的北斗二号卫星仍在研制。当时,距7年限期只剩不到3年,如果不能成功发射一颗导航卫星,频段就只能拱手让人。

为此,北斗人只能背水一战。他们倒排工期,努力缩短研制周期,硬是将原定2007年底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卫星,调整到2007年2月底,提前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但是,又出现了让北斗团队猝不及防的新问题。

“2007年4月,北斗二号的第一颗卫星即将发射。在发射前三天突然发现异常,信号很不稳定。”杨长风回忆说,第三次总检查中卫星应答机突然异常。这时,运载火箭已经上了发射塔架。应答机是天上、地下信号联通的关键。确保拿到频率资源,必须要有这个信号。

为了万无一失,不带任何一个微小的问题上天,大家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对卫星“开膛破肚”。北斗团队爬上塔架,打开火箭,开启卫星,取出有问题的应答机设备。此时,留给工程师们紧急修复的时间只剩下3天。

杨长风和同事们从西昌赶到成都,从零开始检验测试应答机。“那个时候,我们只能用汽车运过去,颠簸四五个小时,都是怀里抱着的,像个孩子一样保护着。”

“当时所有人都进退两难,时间紧、任务重、难点重重,要怎么办?最终北斗人整整三天没有合眼,通过各种各样的试验,把这个问题找出来并解决了。”杨长风说。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这颗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北斗卫星顺利起飞。按计划,它将于4月17日20时传回信号。

杨长风回忆说:“4月17日这一天,我们和十多家参与研制的厂家,都在一个大操场上,把接收机摆成一排,等待着这样一个信号。晚上8点钟,到了第一组信号下发的时候,我们十几个用户的接收机同时接到了信号。这个时候,整个操场上都是欢呼跳跃的声音,同志们互相拥抱,一起祝贺这个胜利。”

在频率只有四个小时的期限下,北斗卫星准确地发射了第一组信号。惊心动魄的72小时后,北斗持续发展的合法权益终于保住了。

北斗研制的过程中,远不止遇到这一次困难。北斗二号研制初期,本打算从欧洲引进核心器部件——原子钟,但在最后签协议的时候,欧洲公司突然终止了合作。于是北斗人决心自己研制,他们组建了三支队伍同时攻关,两年多后,星载原子钟研制成功。杨长风说,星钟的精度通俗指标是十万年差一秒,而北斗则做到了三百万年差一秒的精度。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