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似乎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症候。近日,有媒体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关于手机使用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仅14.05%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3小时及以下,24.75%的学生使用时间在8小时以上,而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曾经尝试改变手机沉迷的现状。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手机已经从简单通讯工具演化为社会生活数字化载体,须臾不可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沉迷于手机满足自身娱乐、视听需求,的确会分散人们在学习、工作上的注意力;但其实,手机并非洪水猛兽,人们对沉迷手机也不用反应过激。
事实上,手机本身是“无辜”的。在手机出现之前,早已有形形色色的娱乐活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手机只不过是其中最新颖的一个。课余闲暇时间,本就是学生们自己的时间,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娱乐一下又有何妨?要知道劳逸结合对于学习、工作只会更有益处。
人们所担心的,其实是时间而非手段。现代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娱乐方式也在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只不过逛逛淘宝、刷刷微博,结果一盯就是一下午,放松倒是放松了,可学习也被耽误了。
克服诱惑、集中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律。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工具,手机既可以是杀死时间的凶手,也可以是养成自律等好习惯的帮手。
任何一个新型的工具,都需要足够的克制、自律才能兼得“鱼和熊掌”。譬如古希腊的奥德修斯,他把自己绑到了桅杆上,于是既听到了海妖美妙的歌声,又不至于丢掉性命。自律就是主动绑在身上的绳索,不否认娱乐性对于自身的吸引,但关键是要自控。
从根本来说,自律来源于个人的追求。它驱动着人们追求知识、学习技艺,以达成心中既定的目标。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有类似的声音出现:“高中努力学,大学就轻松了。”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将学生们内心中的驱动力、学习目标偷换成了上大学。一旦未能及时找到新的目标,很容易沉迷在耳目娱乐之中。
当然,从手段上看,自律的绳索也可以来自外界。校方也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们正确对待手机,让学生把手机当作帮助自己学习、快速获取信息的工具。善于利用优秀软件,对学习生活大有裨益。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标准 县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这家山东科技企业的暖心行动2022-01-15
- 临潼区:多措并举助力农业复工复产2022-01-15
- “这个嘉宾思路厉害”,市消保委委员张兆安做客《海波热线》特别节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王锡章带队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调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这家知名书店,新年再出发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