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这样的好老师是孩子的福气”

■新时代奋斗者

国家级科研先进个人、省级首批“四有”好老师、省级教学能手……一名乡村学校的普通教师能够拥有如此多的荣誉称号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惊讶。从教17年,除了获得这些荣誉称号,黑龙江省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学校小学部教师姜利还保持着一个“100%”的纪录让同事们叹服——带过的学生一个也没流失,巩固率100%。

“遇上这样的好老师是孩子的福气”

“姜老师是学校小学部三年级(1)班的班主任,班里46名学生更愿意叫她‘妈妈’。”记者来到超等蒙古族乡学校时姜利正在给学生上课,等待过程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姜利工作一丝不苟,是学校的财富和宝贝啊。”超等蒙古族乡学校校长王树新说,学校有一批像姜利一样的教师默默付出,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下了课的姜利看到前来采访的记者稍显羞涩,“都是平平常常的工作,也没啥突出的事迹”。

与姜利的谦虚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来自学生家长的赞扬。

“姜老师很注重孩子们习惯的培养,从坐姿、阅读、做家务等很多细节入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求越细致她就越辛苦。”“遇上这样的好老师,是孩子的福气,也是家长的幸运。”……姜利的默默付出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古诗词背诵第61天、快乐阅读季第84天、我是卫生小能手第25天……”每天,姜利都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家长们录制的小视频、拍的照片,记录学生们的表现。通过这种方式督促学生多读书、多劳动,家长们也乐得参与其中。

“姜利所做的都是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情,但贵在能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这一点让人很佩服。”同事们对姜利的赞美发自内心。英语教师任乐说:“她乐于奉献、执着敬业的那股劲儿,能带给身边的每一名同事正能量。”

“教师是良心活,不能误人子弟”

“教师是良心活,不能误人子弟。”姜利上班的第一天,父亲就这样告诫她,这句话她一直铭记在心。

姜利在教学上一直精益求精,认真得甚至有些执拗。为了讲好一年级的写话课“下雨了”,她绞尽脑汁精心准备了两周,终于等到第一场春雨降落。姜利让学生们观察天气、下雨时人们的表现和雨后的变化,这些精心的安排使学生学会了联系实际、搜集好词佳句,课堂也变得十分有趣。

姜利的努力并未止步于单独的一堂课,这节课的成功让她对低龄学生的教学方法有了更深的思考。多年来,姜利不断探索,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线,辐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制定了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计划》。

为了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在一至五年级的教学中,姜利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了不同的德育目标:一年级侧重坐姿、站姿、行姿等基础仪表礼仪培养;二年级侧重言谈举止礼仪培养;三年级侧重校园文明礼仪培养;四年级侧重家庭文明礼仪培养;五年级侧重社会公共文明礼仪培养。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大见成效。

“初中部的教师都愿意接手姜利带过的小学毕业班,她带过的学生表达能力、书写能力都很强,学习习惯很好,小升初衔接也顺畅、轻松。”超等蒙古族乡学校中学部语文教师佟丽娟说。

“荣誉是动力更是鞭策”

姜利把每一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姜利班上的学生源源生活不能自理,姜利帮着他处理大小便;源源不会握笔写字,姜利就手把手地教,一遍不会就三遍五遍地重复教,直到会认、会写。“我不一定能教会他多少知识,但注重从他的品行抓起,希望他将来能有健全的人格,在社会上生存、立足。”看到源源日益灿烂的笑容,姜利的内心是满足的、幸福的。

对姜利来说,学校就是家。自己带的班级在二楼,教初一英语的丈夫在四楼,上初二的女儿在一楼,“大多时候都各忙各的,偶尔在课间休息也能碰上”。

“对女儿亏欠太多,一提这些就想哭。”提起14岁的女儿,姜利深感愧疚,让她欣慰的是,懂事的女儿一直是年级第一名。

国家级科研先进个人、省级首批“四有”好老师、省级语文优秀教师、省级教学能手、市级模范教师……17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付出,姜利收获家长、同事们信任、肯定的同时也获得了诸多的荣誉称号。

“荣誉是动力更是鞭策。”谈起自己获得的种种荣誉,姜利的语气很平淡。

“这些教师献身乡村教育十几年、几十年无怨无悔,图个啥?其实就是对教育的忠诚、热爱,那份教育情怀已然深入骨髓、深入血脉。”说到动情之处,王树新有些哽咽。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