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房地产的走势很明朗了

来源:泽平宏观 公众号

岁末年初,展望来年,2023年会发生什么大事件?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影响?机会和风险是什么?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点燃希望——2023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我希望今天的演讲,对你看清时代的趋势、把握未来的机遇有帮助。


(资料图片)

第一大预测:世界终将属于理性乐观主义者,“最后活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快适应环境的”,时代变了,我们唯一所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顺势而为,适者生存。

第二大预测:我们正处于百年全球经济社会大周期的新旧交替,社会思潮、全球化、国际秩序、经济运行机制、发展观念等都将面临重大调整转型,这是一个大周期、大转型、大动荡、大博弈、大有可为的大时代,我们可能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全球经济社会的低谷往往酝酿科技创新、商业模式、经济制度和产业浪潮的新一轮革命,这是失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

第三大预测:全球正迎来高成本的大通胀时代,能源、粮食、劳动力、资金、贸易、引进技术等的成本都在上升,世界经济从过去几十年的“高增长、低通胀、大缓和”黄金时代进入“低增长、高通胀、大动荡”黑铁时代,也可称为“后全球化时代”,这既带来重大挑战,也带来重大机遇。

第四大预测:2023年面临美元周期、世界经济衰退、成本推动型通胀、新旧增长动力转换等形势,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起航,未来中国经济七大关键词是:公平、安全、实体经济、自主创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顺势而为。

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最大的逻辑和机会是四个字:困境反转。大家记住这四个字。过去压制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主要是四大因素:美联储强力加息收紧货币、疫情反复、房地产市场调整、民营经济信心不振。

现在这四大因素均在边际改善:

一、美国通胀水平高位回落,美联储加息节奏预期放缓,美元强势周期已是强弩之末,这是重大方向性利好。

二、出台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措施,未来将更加科学。对于那些处于极度困境的行业,估值创历史新低,从长期来看,有黄金般的投资价值。

三、支持民营房企债券融资的金融16条和“三支箭”已经箭在弦上,传递出三好生还是要保的,房地产的政策拐点已经出现,是该出手稳楼市了。预计这一轮大部分的民营房企可能出清,但是中国城镇化还有15个百分点的空间,将会重演剩者为王的故事。

四、推动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为创新和就业作出贡献。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发挥了“56789”的重大作用,民营经济信心的提振有助于恢复市场经济的活力和经济增长的动能。

展望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将呈五大趋势:

一是这一轮美元强势周期进入强弩之末。由于2022年美联储采取了40年来最大力度加息来对抗通胀,所以美元指数创新高,欧元、英镑、日元等汇率普遍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出现了一定贬值。同时,持续大幅加息,也给美国经济增加了压力,美国房屋销售、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均出现回落。我们预计2023年将会看到美国经济明显放缓,为防止经济硬着陆,美联储加息放缓,美元指数回调将为全球资本市场迎来反弹的机会,人民币汇率将重新回到升值通道。

二是全球经济正在开启新一轮深度衰退。美联储激进收紧货币,给2023年的美国增加了经济衰退风险。欧洲经济面对高通胀、加息、地缘冲突、能源成本上涨、资本流出等压力,经济出现明显衰退,不少产业因为无法承受过高的能源成本而外迁。总的来看,202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中国的外需和出口面临挑战。

三是成本推动型通胀还将处在相对高位,呈现“滞胀”特征。主要原因是之前美欧过度超发货币,地缘冲突,以及逆全球化导致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时代一去不返。

四是新旧增长动力转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房地产大开发时代落幕以后,新基建、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正在酝酿新一轮技术变革。

五是中国经济逐渐筑底,并有望重新引领全球。2023年中国经济能否复苏,取决于扩大内需政策力度、新基建新能源增长和稳楼市。因此,2023年世界形势仍然动荡,但只要我们科学应对,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和扩大内需,提振市场信心,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第五大预测:2023年中国将推出一揽子扩大内需的经济复苏计划,全力拼经济,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新基建、绿色经济、城市群建设、乡村振兴、大国重器、高端制造等将成为发力点,既体现新发展理念,也带来新发展机遇。

中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产业链,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勤劳智慧的广大人民群众,有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有富有韧性的经济体系。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如果一揽子经济复苏计划实施有力,将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复苏,各界将不断增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第六大预测:新基建挑大梁,新一代信息技术、元宇宙、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特高压、智能交通等大规模超前建设,打造中国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引擎。

什么叫新基建?就是支撑未来20年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就像20年前铁路、公路、机场、桥梁帮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一样。新基建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正在挑大梁,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打造中国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引擎。

第七大预测:新能源革命迎来爆发增长期,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风电三大传统赛道迎来大洗牌,自动驾驶、氢能源、储能三大万亿级新赛道蓄势待发,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二十年前没买房。

在当下,新能源相关的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最有希望的,最具爆发力的领域。自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一。2021年创历史新高,达到352万辆,增长1.6倍。2022年预计销售600万辆左右,继续增长一倍,渗透率超过20%。在2022年GDP只有3%左右增长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再次实现了翻倍增长,这就是趋势的力量,只有20年前的房地产和互联网才能媲美。

我们预计,新能源市场增量空间巨大、竞争格局未定,未来还将有一次大洗牌,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第八大预测:新消费新国潮崛起,得年轻人者得未来,得线上者得天下,购物、生活、工作、生产、娱乐等线上化是大势所趋,八大美好行业乘势而起,情感需求将快速增长,宠物经济、宅经济、医美、心理医生、老人护理等行业快速增长,我们都是单翼的天使,只有彼此拥抱才能飞翔。

未来呢?未来消费升级往哪个方向去?带来哪些产业的机遇?未来消费升级有五大趋势:健康化、品质化、线上化、国潮化、情感化。

第九大预测: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成为国家战略,从放开生育到鼓励生育,大力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孩子才是未来最大的财富,城市开启抢人大战模式。中国人口的主要形势是老龄化、少子化和不婚化,这对我们这个社会、每个人、各行各业都影响深远。

第十大预测:房地产步入存量分化时代,区域分化、房企分化、地段分化等将日益明显,都市圈城市群时代来临,房地产税替代土地财政是大势所趋,软着陆还是硬着陆?2023年见分晓。

未来中国房地产向何处去?哪里的房价涨,哪些跌?这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基本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长期来说,人口往哪里流动,哪里才有需求,所以“跟着人口流动去买房”。

那么,未来中国人口往哪里流动呢?这个事争议很大,有的同学认为应该去大城市,机会多,更精彩。但是呢也有同学认为大城市竞争压力大,交通拥堵,空气差,存在“大城市病”,还是回中小城市比较好,但是呢好山好水好寂寞,机会太少。

我们采用近百年的跨国数据,涵盖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巴西、中国等不同类型国家。研究发现,除了德国等少数国家,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都在持续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发达国家城市化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从城镇化到都市圈城市群化。

我们再来看中国,从城市群看,中国人口持续向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集聚。近10年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180万人,成渝、中原城市群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65万人,但东北、西部等区域近年呈现人口流出趋势。

从省份看,2010-2020年年均常住人口增量前五的省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此时期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6省人口萎缩。从城市看,人口持续向少数核心城市集聚。近10年深圳、成都、广州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55万,郑州、西安、杭州、重庆、长沙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30万。这些城市均为所在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国内经验,我们发现,由于规模效应、学习效应等,大多数产业具有集聚效应,人随产业走,人口自然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大城市为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但是长期以来,在“控制大城市人口、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的小城镇派思路指导下,人口向大都市圈集聚,但土地供给向三四线城市倾斜,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明显背离。由此形成了人地分离、供求错配,这是一线二线高房价、三四线高库存的根源。

因此,未来应尽快确立中国城市群都市圈的城市化模式,实现人地挂钩。从买房的角度,跟着人口流动去买房,未来70%的城市面临人口流出和房子过剩,只有20%左右的都市圈城市群人口流入。所以,分化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最大特征。未来我们将会首次见证房地产的“分化式复苏”。

结语:

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危机、瘟疫和萧条,在人类社会的至暗时刻,总有人站出来建立愿景,经营希望,点燃未来,激发勇气。

人类展现出了强大的重生能力,这正是人类的伟大之处。那些未能打败你的,都将使你更强大。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

是的,过去这一年,我们非常不容易。但是,展望未来,我们选择深爱这片土地,深爱自己的祖国。展望未来,我们选择深信时代的进步,深信梦想的力量。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勇敢前行。

关键词: 房地产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