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起,特色小镇成为我国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包括文旅特色小镇的各类题材特色小镇项目可谓“遍地开花”。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文旅特色小镇实则普遍存在若干误区,可能影响后续发展,甚至造成显著损失。
文旅小镇背离乡村发展初衷
笔者调研发现,现有文旅特色小镇或为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或成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背离了探索城乡融合模式和作为乡村发展的初衷。
目前,文旅核心资源“拿来主义”盛行,各地的文旅小镇普遍缺乏自主培育文旅内容的必要能力与耐心,以及对本土文化商业价值的认知与自信。殊不知“明星”项目其实不肤浅,文化内功才是关键,并且时尚价值衰减极快,只有具备“造血”能力,才能保障产业发展持续性。
与此同时,旅游业角色存在“因果倒置”的情况。文旅特色小镇并不意味着“只搞旅游”,失去产业体系支撑的旅游业是无米之炊,“优势产业+旅游”才是合理的因果逻辑,旅游的核心功能实为增进产业体系价值的黏合剂与催化剂。
有些地方将文旅小镇等同于“地产大盘”,只要占下土地,开发思路有没有无所谓。文旅特色小镇与地产大盘的核心要素门类实则不同。文旅小镇建设运营是慢工细活的系统工程,而非简单粗暴的“大盘式”快消品,文旅内容供应商的主动权必将日益加强。
此外,忽视全维度联系而选择封闭式发展。一些文旅特色小镇只专注大规模镇区建设,与周边乡野农园在空间、景观乃至产业、活动等方面相互割裂。随着环保、国土等法规政策日趋细化严格,以及城乡居民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和游憩福利诉求不断提升,这一模式将难以维系。
将文旅价值落到实处
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基础在于正确认识并精准贯彻特色小镇的“特”与“小”,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在综合性、带动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优势,令项目真正落地生根。
首先,文旅特色小镇应统筹“六特”。
特在定位。特色小镇在空间、人口、产业等方面均相当于田园城市基本单元,定位于全维度城乡交互枢纽和平台,根据主导功能诉求不同,可被理解为旨在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的卫星城镇或引领乡村地区发展的增长极。
特在功能。特色小镇的必要前提是构建契合其专项功能定位的主导产业,特别是要围绕主导产业集聚产业生态圈,借此形成兼具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生命力的本地社区,以求促进专项功能轮动升级发展。
特在产业。特色小镇务须具有明确的产业布局思想,持续强化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促进全要素优化集聚,尤其是要推动农村生产关系深刻变革和农村消费模式迭代演进,立足产业工具从根本上消弭城乡二元化问题,通过增强经济交互谋取全维交融。
特在生态。特色小镇应将生态空间和设施达标配置作为优先考量,保持原真自然与农园是关键思路,在实际操作中当严控气、水、土等硬指标,继而优化景观、芳香等“软”感觉,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落到实处。
特在人文。产业经济能够为特色小镇带来要素和人才的初始吸引力,而其恒久魅力则一定源自独具韵味的地域风物。需要强调的是,特色小镇的人文靠“熬”而不靠“砸”,要沉淀出支撑充分的个性特质。在此前提下,通过与时俱进的新技术、新视角加以演绎彰显,打造高价值IP和优势文创门类,保障特色小镇文化生命力保持和第三产业轮动升级。
特在使命。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特色小镇建设务须不忘初心,时刻追问本质与使命,即推进城乡统筹与可持续活力,落实城乡福利和发展机会均等化。特色小镇绝非要将城市化进程无限蔓延至乡村地区,而是要探索出更具全维度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令城、镇、村各就各位,留住青山绿水,维系乡野农园。
文旅特色小镇应“以小谋大”
特色小镇的“小”实际上是要求建成兼具城乡优点的“城市综合体”。它的“小”是相较于传统城市而言的,并非是指其规模或容量明显劣于现代城市,而是说它的生长边界是清晰且可控的,同时在该地域范围内,单体城市的无序扩张被以有序化发展的田园城市群所取代。以上便是特色小镇的空间增长与控制特征。
应当看到,此处的“镇”实际上是一个相对于单体城市的小型城市群,它以社区和邻里为基本单位,发展的方向是形成多个相互联系且富有生命力的城市综合体。单体城市的弊病被兼具城乡优点的小型城市群所取代,这是特色小镇的建成目标,同时也是其内在机理和规划基础。如何建成具有生命力的本地社区,这是直接影响特色小镇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与此相适应的是,研究者们需要在规划图纸之外,将积淀在地域风物中的地方个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小镇既是宜居宜业的,也是内聚、文化、生态以及现代的。
从“用户”视角看,依托特色产业建成有生命力的本地社区,这是特色小镇建设思想的元发点,同时也是形成城镇内聚力的必要约束。因为落脚点和归宿在于“人”,因此过度偏重经济诉求,实际上会将特色小镇建设逐渐引入深渊。由此,文旅特色小镇的“小”,不仅是要为进一步的城市化留足空间,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在要求是要在对田园景致的保持中,满足人们对于现代生活的需要。这里的需要不仅是住房和就业,更有文化需求和邻里交往。
综上,文旅特色小镇当坚持“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因地制宜的发掘、演绎和运用地域优势资源,发展成为聚合“美好生活”全要素,助力城乡统筹发展,释放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增长潜力的最优平台。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标准 县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这家山东科技企业的暖心行动2022-01-15
- 临潼区:多措并举助力农业复工复产2022-01-15
- “这个嘉宾思路厉害”,市消保委委员张兆安做客《海波热线》特别节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王锡章带队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调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这家知名书店,新年再出发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