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正“破茧成蝶” 一幅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瓜果飘香,良田肥饶,景美人和……,金秋时节,记者走进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好乡村图景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游仙区魏城镇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立足群众需求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基层治理向好向善。乡村更美了,乡风更文明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魏城镇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和“四川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试点镇”“四川省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集体经济释放红利,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在这里上班很划算,不仅可以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在绵阳依丽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上班的魏城镇红岩村村民高玉梅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公司是红岩村引进的一家主要生产精品衣架的专业化企业,订单稳定,效益良好,为全村稳定提供就近就业岗位200余个。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挣高工资,一部分农民就地转化成为工人,释放了劳动力,增加了收入。目前,全村共有各类企业11家,共解决固定就业岗位300余个,年解决临时用工5万余人次。

近年来,红岩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建设、三产融合等为重点,村“两委”班子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具有红岩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不断夯实发展基石。

在着力描绘乡村振兴的“蓝图”上,红岩村还坚持龙头带动,走好发展致富“新路子”。以四川佳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全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大力发展夏黑、美人指、克伦生等20余种名优品种葡萄,“佳昊葡萄”品牌享誉全市,产品畅销全国。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上,魏城镇群益村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点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擎。

“我有20多年没有回家乡了,之前一直在外面,回来的时候看到家乡(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心里还是有点难过。就想着,如果能通过我的努力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就好了……”群益村党总支书记左兴耀告诉记者。

据悉,群益村大力开发红叶观光旅游,现有加拿大枫叶树500余亩,2020年仅23天的红叶观赏期累计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配套举办农家坝坝宴、土特产市场等,企业创收100余万元,村集体分红2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办宴席、卖土货增收70余万元。

魏城镇以“果满山川”和“川菜硅谷”建设为统领,全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以金炉谷山湾农庄、红色山湾农庄等区级示范山湾农庄为引领,进一步打造龙鼻嘴、高家店、枫清湾等多个山湾农庄,构建了“飞龙山+朵拉·东风田园——鹤林绿洲——铁炉村”为节点的文旅发展“大三角”和“铁炉村金炉谷山湾农庄——宣化村良栖农场——白鹤村柚子基地”为节点的农业产业“小三角”格局,“魏城一日游”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日益呈现。

温情服务倾暖人心,“为民办实事”落实见效

“以前垃圾到处都是,臭得要命。现在好了,有了专门的垃圾站和分类设施,街道上干净了,心情也舒服了。”红岩村一位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建设生态宜居村落的过程中,红岩村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村民每年人均缴纳清洁费40元,集体年投入10万余元,通过为每个社配置垃圾分类设施,在社道和公路沿线放置垃圾柜,定期回收清运垃圾,对生活垃圾实行社收集、村环卫队清运、镇垃圾站统一处理,垃圾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100%。

“通过定时、定人、定点安排专人进行清理,让村民能有个好的居住环境,让街道、路面变得整洁干净。”红岩村党总支书记张贵云说道。红岩村邻场镇农户生活污水还集中在镇污水站统一处理,分散农户污水则排入沼气池处理,全村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全村农户均用上了卫生厕所,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村内配有公共厕所9个,并有专人管护,粪污全部入沼气池无害化处理。

除此之外,红岩村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将党史学习教育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构建起一套协办代办便民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跑政府次数,通过协办代办服务,很多业务老百姓不出村便可解决,做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实现服务“零距离”。

“这个代办制度太好了!以前办理残疾证要来来回回地跑,现在好了,村干部帮我们办理,太感谢他们了!” 红岩村肢体残疾人李富贵对这套便民服务体系赞赏有加。

在今年新冠疫苗接种攻坚期,部分群众因行动不便等未能及时接种疫苗。针对这一情况,红岩村组织医疗人员进村入户,建立流动接种组开展疫苗接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便于居民接种,还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疫苗接种,实现了“疫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接种群众“最后一公里”。

魏城镇坚持多措并举,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矛盾纠纷高效解决,基层治理营造向善氛围

2020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家住魏城镇文圣村村民秦某找到了魏城镇矛盾调解室的工作人员。据秦某自述,由于其母亲邓某长期在外务工,不仅未给家庭开销负担分文,未尽到当母亲和做妻子的责任,还要求秦某(儿子)尽赡养义务,引发家庭矛盾纠纷。

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秦某与自己母亲邓某矛盾冲突较大,邓某情绪特别激动,而邓某与自己的哥哥们关系比较好,工作人员随即利用此突破口,将秦某的两位舅舅请来参与调解。通过亲情帮教和调解人员讲理说法,分别指出了双方当事人的过错与应承担的责任。多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双方最终调解并达成一致意见。

在处理矛盾纠纷的问题上,矛盾调解室工作人员还常常善用思维,巧妙变通。家住魏城镇绣山村75岁高龄的杜某,2019年5月生病在魏城医院治疗,6月2日转院到绵阳三医院治疗,治疗费用共计6.9万余元,医院报销后还需自付4万余元。出院后杜某要求其两个儿子分摊治疗费,支付养老生活费,二儿子因不愿承担费用而引发纠纷。

魏城司法所所长陈邦福得知案情后,立即安排专职调解员郭申泓等深入村、社进行走访调查,并组织村、社干部及杜某的家庭成员进行调解。经调查,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平时作为母亲的杜某对二儿媳郭某不够善待,引发母子之间的矛盾纠纷,长期关系十分紧张,导致二儿子杜某对分摊住院医疗费和赡养生活费抵触情绪较大。

在调查纠纷过程中,调解人员发现,二儿子杜某的妻子郭某在谈及此案件时,豁达大度。故而在调解前,紧紧协调郭某配合调解人员给杜某吹好“枕边风”。通过郭某多次对丈夫做说服工作,最终说服丈夫同意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忘记前嫌重归于好。

这些只是魏城镇开展矛盾调解工作以来,调解人员遇到的日常。除开设矛盾调解室以外,魏城镇铁炉村还创新结合地域形态,设立“家族长”“山湾长”,日常开展矛盾纠纷前端预防处置工作。并采取 “王大爷调解室”以及“议事堂”“道德评议堂”等多种形式,将凡是涉及村落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乡村治理、乡风文明,邻里矛盾等方面的重要问题采取集体共同商议制度,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依法依规科学决策,形成了大事按法办、小事按约办的具有铁炉印记的基层治理体系。

红岩村则聚焦农村主要矛盾,以村民自治为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全面推行普法用法,继续深化道德感召,着力构建红岩村“善治”格局。组建村规民约议事机构,邀请新乡贤、退休老干部等办事公道、品行良好、群众信任的人担任评议机构成员,制定《村规民约实施细则》等配套措施,结合红黑榜公示制度,让村规民约切实发挥“倡导良善之风、约束邪恶之气”的积极作用。村规民约实施以来,厚葬薄养、天价彩礼、人情泛滥等恶习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矛盾问题明显减少,为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村民道德建设工程上,红岩村也积极推陈出新。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邻居”“文明卫生法治之家创建评比”“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四大评选活动,树立榜样模范,汇聚向善向美的强大力量。通过对获评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宣讲传播,在全村营造其乐融融、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的良好村风。以红岩精神、红岩媳妇、红岩好儿女的先进典型作为引领,在社会上营造出家庭和睦、敬老爱亲的浓厚氛围,为魏城镇乡风文明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魏城镇通过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全力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引导村民实现自我管理;积极推进平安创建,管好用好“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全力保障公共安全;大力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积极开展人民调解,维护地方和谐稳定。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让乡村美起来,而且还要让村民富起来,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魏城镇党委书记龙浩宇说。

如今的魏城镇,一个个独具特色、风格迥异的美丽乡村正“破茧成蝶”,一幅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全镇上下正以矫健的步伐向实现乡村振兴伟大目标奋勇迈进。(杨宗友)

关键词: 产业 发展 助推 振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