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5G、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链 培育一批“链主”企业
政策组合拳力促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记者了解到,近日工信部、国资委等多部门正紧锣密鼓谋划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包括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加快打造5G、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力促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专家表示,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我国产业链完备的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在产业关键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同时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兼顾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多部门支持举措加码升级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大考”,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保持了稳定。数据显示,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2.3%,前十个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7%,实现了由负转正。
“产业链供应链较好地实现了复工复产,为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作出突出贡献。”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但总体来看,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近期由于国际环境变化特别是世界供应链出现了本地化和区域化的趋势,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水平的任务迫在眉睫。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具体安排,包括“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近日,包括工信部、国资委在内的多个部门展开密集谋划支持政策。王志军表示,下一步将在提升传统产业链中锻造长板,加大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产业链根植性和竞争力。在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方面,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加快基础关键技术和重要产业工程化攻关,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共性技术供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围绕新兴产业链,王志军表示,将加快打造5G、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链,同时主动谋划、前瞻部署一批未来产业,构建未来竞争的新优势。
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也敲定2021年一系列具体举措: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补齐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基础技术等短板弱项,着力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瞄准一流培育更多“链主”企业
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实施主体,更多支持举措将进一步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我们将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着力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实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做强做优。我们将培养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王志军表示。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无疑要充分发挥带动拉动作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十四五”国有经济布局要实现新优化,其中包括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会议强调牢牢把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这一重点任务,努力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一批基础保障骨干企业。同时,2021年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培育更多“链主”企业,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
众多企业也谋划起来。“十四五”期间,航天科工将致力于打造网信安全、智慧产业、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支柱产业集群。中国节能提出将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王志军还透露,将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将支持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在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兼顾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
在专家看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促进产业链上下协同,发挥国有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同时兼顾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表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链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升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链优势,以打造产业生态为着力点,前瞻布局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产业链,培育一批主导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网络化协同紧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指出,增强产业链韧性,推动产业链创新,关键在于促进产业链协同。要构建有利于产业链创新的生态系统,形成大中小企业配套,新技术、新模式、新平台支撑,金融、物流、商务中介、人才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助力的网链系统。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链构建自主性,其核心是企业能够逐步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东指出,实现产业链自主性和现代化需要举国之力推进中国工业自主产品开发,推进技术创新。国有骨干企业要在产业链攀升中发挥主导作用。
朱宏任表示,要坚定不移深化产业链国际合作,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聚全球先进生产要素,引进完善我国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加快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新合作和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加强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
(记者 郭倩 王璐)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