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国经受住了疫情“大考”,经济稳步复苏的同时,居民增收红利持续释放。近段时间,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从中央到地方,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牵引,一揽子“扩中”政策措施将加快落地,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加大对重点群体支持力度、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红利可期。
居民增收红利持续释放
“以前,出门在外,说到十八洞村都抬不起头,现在当地老百姓都自豪地说自己来自十八洞村。”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村委会代表龙吉隆介绍,与2013年相比,十八洞村人均收入差不多翻了十多倍。“现在乡村旅游红红火火,十八洞村已成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今年接待游客预计超过100万人次。”
这只是一个缩影。回望即将过去的2020年,全国上下攻坚克难,以强大定力逐步克服疫情影响,经济稳步复苏的同时,人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9%,名义增速比上半年回升1.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486元,增长3.6%,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拉动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指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0年增长96.6%、80.1%、104.1%。目前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已经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收缩。2020年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67:1,2019年同期是2.75:1,两个年度的同期差距相比收缩了0.08倍。”陈光金说。
这背后离不开增收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围绕农民群体,不少地方纷纷出台增收方案,重庆市出台《关于深挖潜力促进农民多渠道持续增收的具体措施》,提出让农民鼓起钱袋子的22条增收措施;江西省出台《关于促进农村居民稳定增收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
“扩中”政策有望密集落地
近段时间,围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信号仍在密集释放。
“十四五”规划建议勾勒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施工图,包括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推动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包括技术工人的待遇,激发人才活力,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与此同时,要促进2亿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
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比如,北京市委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介绍,2019年北京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常住人口的55.8%。下一步还将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从具体举措看,包括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行动计划,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等;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等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修娜看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有必要围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积极推进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未来在“扩中”的政策设计中,要针对不同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不同问题,制定差异化的“扩中”策略。
“要进一步落实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减税降负政策、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技能提升政策以及居民增收措施。还要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障等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从源头上提高教育质量、增加中高端就业比重、调整产业结构等。”杨修娜说。
技术工人等将成“扩中”主力军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收入分配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扩中”政策措施加速落地,中等收入群体将加速扩围,农民工、技术工人等将成为“扩中”主力军。
“按照国家统计局现行标准,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达到4亿人。‘十四五’期间,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改进收入分配的措施,再增加2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表示,每年的毕业生加起来有近千万人,还有工人群体里的技术工人,再加上专业化农民,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将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透露,将鼓励企业在职工收入分配中把技能作为一个要素加以体现,无论是基本工资定级还是津贴补贴、绩效奖励等。“下一步,要不断完善措施,鼓励企业完善职工收入分配机制,促进企业收入分配积极向一线职工倾斜。”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扩中”的关键是瞄准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在来源。他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低收入群体变成中等收入群体。这些人包括农民工、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经营者、低工资就业者、农村多种经营者、乡镇企业工人等。特别是城镇中的农民工,他们的数量已占到城镇就业人员的1/3左右,最有潜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要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政策扶持,促使其就业保持稳定、职业不断升级、技能不断提高,享受到与城镇职工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帮助他们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李实说。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