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日开幕的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大会(下称“交易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勾勒出了“十四五”煤炭行业发展路线图:继续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整产能结构、建设储备能力、完善交易体系、实现转型升级,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和煤炭储备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山西等产煤大省煤炭国企改革提速,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已成趋势。业内人士认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大集团+小上市公司”的格局将为资产注入创造良机。
煤炭国企重组整合提速
经过短短两个月时间,基本完成重组工作任务的晋能控股集团首次参加交易会,在开幕式上,与八家客户签订了五年期中长期合作协议,签约合同总量5.2亿吨。
“整合重组将改变过去多、小、散的格局,使煤炭产业集中度、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都有所增强,供应更有保障,很多下游客户也愿意合作。”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刘敬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称。
据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金刚介绍,该公司资产总额1.1万亿元,职工47.3万人,煤炭产能近4亿吨,电力装机3814万千瓦,装备制造资产总额368亿元,是世界第三大煤炭企业。
刘敬透露,下一步这三大主业将按照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的模式去推动产业整合发展,同时将努力通过各项内部改革,实现人才、管理、队伍、文化等融合,发挥出1+1>2的效果,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现代能源旗舰劲旅,到“十四五”末,实现6亿吨的煤炭产量、6000亿元的营业销售、600亿元的利润目标。
这种重组整合在山西并不是个例。据介绍,山西大力推进省属煤矿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还组建了山西焦煤集团,同时,推动太钢集团和中国宝武联合重组,不锈钢产能提升至1000万吨。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山东等地大型煤炭企业之间的新一轮兼并重组也在提速。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重组后的山东能源集团定位为山东省能源产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11月30日晚间旗下上市公司公告显示,两家的战略重组事宜已满足交割前提。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煤炭企业将进一步推动兼并重组和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将来可能还会有跨省区的整合,以及更高层次的企业兼并重组,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开源证券研报也认为,“十四五”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将持续深化,以山西为主的煤炭国企改革加速,大型煤企“强强联合”已成趋势,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同时“大集团+小上市公司”格局或将为资产注入创造良机。
加快调整煤炭产能结构
煤炭国企重组整合提速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的一个缩影。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表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上大压小、增优汰劣,持续巩固去产能的成果,坚定不移地推进产能结构调整。在坚持产能置换的前提下,保持特定的产能利用率,形成一定的供给力度,同时,科学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鲁俊岭强调,在这一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利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同时,要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不能出现因为去产能而无煤可用的情况。
在加快调整产能结构的同时,下一步还要加快建设储备能力、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据透露,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政府调度、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支持了3000多万吨煤炭储备工程建设。2021年,将继续支持各地建设一批煤炭储备项目。
李云卿认为,未来一段时期,煤炭消费占比整体上将呈持续下降趋势,逐步要形成煤、油、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维度协调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但是煤炭应作为基础性保供能源储备,因此,能源企业既要因势而动,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下更大力气,同时要加快一体化发展,在能源结构调整大背景下抢占先机。
智能化是重要方向之一。鲁俊岭表示,力争到“十四五”末,也就是2025年底,全国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的矿井基本实现智能化。
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保供稳价
此次交易会开幕式现场,煤炭上下游企业已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7.4亿吨,预计签约总量将超10亿吨。同时,中国煤炭市场网还发布了主产地(晋陕蒙)标志煤种价格指数。
李云卿还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加快煤炭交易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比如进一步完善陆路直达煤的价格机制,同时,要早签、多签、签实、签长煤炭中长期合同。此外,建立健全信用监管机制,强化履约监管。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梁嘉琨也要求煤炭行业要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坚持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深化现代化煤炭市场体系建设,创新煤炭交易市场体制机制,推动煤炭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企业构建互利共赢、同心同行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煤炭交易市场体系运行质量,促进煤炭高质量供给和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有关方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煤炭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90亿吨左右,总体上解决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与此同时,保障煤炭稳定供应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其中,中长期合同为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上下游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长期合同覆盖领域从建材扩大到了冶金、化工等行业,供需双方合同保持在20亿吨以上,产需双方合同量逐年上升,今年已经超过了9亿吨。履约行为越来越规范,全国履约率总体保持在90%以上,特别是在今年疫情对煤炭供需造成较大冲击的不利情况下,煤炭中长期合同执行率仍达到了95%以上。
1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的通知》明确,供需双方要进一步提高中长期合同签订比例,力争在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合同签订工作。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的80%以上,2019年以来核增产能煤矿核增部分签订比例应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电力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年度煤炭使用量的75%,使用进口煤的电厂,国内煤炭使用量的80%要签订中长期合同。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