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耗材集采之后,冠脉支架大降价,会不会有更多的耗材集采推开?答案是肯定的。然而不同的声音也此起彼伏:企业的研发成本是否会受到影响、冠脉支架市场是否会因此萎缩……心脏支架集采后的10天里,就集采之于企业利润行业发展的影响,北京商报记者先后联系了多家中标及未中标企业,它们大多选择沉默。然而,跳出单体企业,放眼整个行业:引活水,才能养大鱼;破积弊,才有新出路。让企业走出舒适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才能迎来一个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的市场。
集体沉默:利润没了?
首批高值耗材国采将冠脉支架价格直接从1.3万元压至700元,价格缩水93%,一片哗然。
医疗器械企业股价应声而降。11月5日当天,微创医疗盘中跌超9%,乐普医疗跌超6%;第二日,乐普医疗继续领跌,盘中一度跌近10%。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78只医疗器械股票中有71只下跌,平均跌幅达-3.2%。
股价跳水,企业们却三缄其口。
公开资料显示,本次共有11家企业参与投标,8家企业中标,其中国产厂商占6家。
天津市河西区集采现场,医疗器械代表摆摆手笑而不语;集采开标10天之后,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数家中标企业,均未收到回复。金瑞凯利、万瑞飞鸿电话无人接听,易生科技则直接表示不接受采访。
中标的企业不愿“出风头”,未中标的企业更是不约而同地“冷处理”。8家中标企业之外,信立泰、博迈医疗明确表示不接受采访,苏州桓晨、康德莱、赛诺菲等也均未给出回复。
大家为何集体沉默呢?
据介绍,本次集采共有2408家医疗机构参与,其中年采购量大于500个的851家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在本次集采中,首年意向采购量达到107万个,几乎与2019年109万的载药铬合金支架采购量持平。也就意味着,没能进入本次集采的冠脉支架,将失去2021年全国公立医院的入场资格。
未中标的企业失去了2021年的市场,中标的企业也并未欢欣鼓舞。
“对于三代冠脉支架来说,700元的均价与生产成本所差并不多。”广州众成医疗器械产业高级研究员郑珂指出。
从1.3万元到700元,市场水分被挤了干净。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冠脉支架市场年销售量165万个,销售额约1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据此推算,2024年我国冠脉支架市场规模将达到270亿元。
但随着集采落地,冠脉支架降价90%以上,这一红海领域未来的市场规模将缩水至10亿-20亿元左右,厂家产品利润率不足10%。
以乐普为例,集采前乐普年销量为12.94万个,集采之后销量会有所上升至15.43万个。但出厂价会从2520元大幅下滑至1147.6元(按照集采价950元推算),导致2021年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下滑46%及66%。
“实际上,对于近几年进入三代冠脉支架领域的企业,研发投入的损失是比较大的。”郑珂介绍称,而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支架企业均处于此阶段。
压制创新还是激发创新?
集采报价之后,有冠脉支架厂商便表示,带量采购已经挤掉了行业水分。未来五年市场可能不会再有创新产品出现,因为现在的地板价已经没有给创新留下太多空间了。
真的是这样吗?
“并不是的。”北京鼎臣管理咨询创始人史立臣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所谓的会影响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成本,指的是创新药,而这款支架与药物都比较成熟,所以不存在研发成本一说。
郑珂也指出,三代冠脉支架已经历将近十年的市场,当前创新成本早已填补,企业的研发成本不会受到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第三代冠脉支架——药物洗脱冠脉支架于2009年进入中国,也就意味着,目前进入国家集采的支架已经在市面上流通了十余年,从质量、研发等方面看都较为成熟。
那么是否会影响到企业研发新四代支架呢?
“目前四代可降解的支架价格不菲,并成为未来心血管领域的明星产品,暂时未进入量采环节。所以综合来看,创新型企业在整体上并没有被压缩成本。不过,对于近几年进入三代冠脉支架领域的企业,确实会有一些研发方面的损失。”郑珂也指出。
实际上,与此前的担忧相反,专家们多认为国采以量换价带来了充分的市场竞争,更加有利于激发企业研发活力。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尽管国产冠脉支架整体占比已超过70%,但国内龙头在产品线、创新能力及技术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史立臣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什么时候企业想创新,寻找新出路?不是暴利、过得舒服的时候,而是已拥有的产品无法带来足够多的利润的时候。因此,集采对于本土企业的创新是有激励作用的。进口药品大批进入中国,本土企业感到危机,才能激发出活力。”
郑珂也表示了赞同:“量采实际上对创新研发的速度要求更高。”
某血管支架龙头企业在国家集采结果公布后,直接将其不锈钢冠脉支架注册证注销,也反映了其后续对传统产品未来市场的不乐观。同时随着心血管治疗领域介入非植入这一理念逐渐被医生所接受,药物洗脱球囊等心血管介入器械也将进一步放量,推动创新医疗器械迎来快速发展。
尽管短期来看,集采降价对企业的利益存在冲击,但正如业界共识:“金属支架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红海市场,保份额是第一位的。”
下一站:骨科集采?
第三代冠脉支架集采之后,市场何去何从?
国内一经开区招商部门负责人认为:“实际上,经此一事,小企业的生存会更加需要思考如何糊口,大企业会更加注重创新,用新产品弥补利润的损失。而对整个行业来说,集中度会更高。”
实力不足且没有核心优势的小企业势必将被淘汰,而产品体系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的细分领域国产龙头将在差异化竞争中胜出。长期来看,冠脉支架领域只会剩下几个主要玩家,包括乐普、微创、吉威等,后期的进口替代增量市场会很大,行业集中度和国产化替代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领军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前期可以充分享受市场利润,在产品生命周期晚期不致于被拍死在量采浪潮中。”郑珂指出。以3-5年的中期来看,集采对乐普医疗等龙头企业的优势明显。国产替代将加速红海竞争,国内龙头具有打价格战的天然优势,将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从另一个方面讲,集采也将提高效率,缩短产品的市场推广周期。
冠脉支架市场迎巨变,高值耗材集采是否会扩展到其他领域呢?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值医用耗材细分领域中的血管介入和骨科植入类市场最高,分别占比为37.2%和25%。其中,冠脉支架已经基本实现了国产替代,也诞生了乐普医疗、微创医疗这样的龙头公司。因此,高值耗材集采第一刀开在了冠脉支架。
鉴于上述原因,在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中,多位专家也表示了对于骨科集采的看好。不过,骨科耗材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准,前五大巨头企业强生、史塞克、希尔科、邦美和美敦力合计全球占比达到78%,随着进口替代的加快,国产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但技术仍存在不足。
(记者 陶凤 常蕾 刘瀚琳)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