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名美容师正在进行植睫毛操作。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审美的多元,人们对美的需求不断提高。在医疗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医疗美容行业近年来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但在目前,医疗美容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非法经营、安全风险、维权困境等行业乱象频繁曝光。由于兼具医疗属性,医疗美容一旦处理不当,不仅无法“变美”,甚至可能危害生命,让微整形变成“危”整形。
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出手整顿、规范医美市场。面对发展的十字路口,医疗美容市场亟须“净化”。
医美行业发展迅速
何谓医疗美容?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人们日常的化妆、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方式的美容,则属于生活美容,主要是对人体进行皮肤护理、按摩等带有保养或保健性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
当前,中国医美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有研究分析,近年来,我国医美行业增长率均维持在20%以上。《2018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当年中国正规医美市场规模高达4953亿元,大部分省份的医美机构数量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快速增加。在供给和需求端的合力下,一批线上医美平台也随之出现。这些线上平台可以提供医美查询、挑选和预约等服务。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审美观念的提升,年轻人对美的追求越发强烈。“颜值经济”的风靡,带动了医美、健身、护肤、彩妆等产业的发展。而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则为医疗美容行业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据第一财经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显示,医美用户中59%的人群为“90后”,22%为“80后”。其中,“90后”女性用户希望通过医美手段让眼睛更大、鼻子更高、脸部更瘦、皮肤更光滑;“90后”的男性用户则更青睐植发、除皱等医美项目。
违法乱象已成痛点
一面是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一面是医美机构雨后春笋地出现,尽管医疗美容“看上去很美”,其背后却存在诸多暗角。非法经营、医疗事故等诸多乱象频频登上黑名单,成为行业发展的痛点。
按照规定,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场所必须是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后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机构核准的每个医疗美容科目均应配备一名以上相应专业的美容主诊医师,开展符合《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规定的诊疗活动,机构内的医生持有相应专业的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持有护士执业证书。
但受到获利丰厚、违法成本低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的医美市场上仍充斥着不少黑诊所,仍有不少生活美容机构违规开展医疗美容项目。这些非法医美机构的医生,大都没有专业资质,仅凭在培训机构的几天“速成课”,便摇身一变,成了替消费者开刀、注射的“美容专家”。近年来各地发生的由整容引发的医疗事故,大都源自非正规机构、非专业医生。
产品风险同样是造成医疗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在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类产品70%是假货和水货。这些假货和水货未经过食药监部门的审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发展迅速、有利可图,一些其他领域违法行为也盯上了医美行业。近年来,有贷款机构同非法医美机构“合谋”,打着零抵押、零担保、低利息的幌子,向消费者提供“美容整容贷”。实际上,这些贷款产品暗藏诸多隐性条款,不仅贷款利率高,而且还贷要求苛刻。据卫生监督部门执法人员透露,贷款平台往往和非法医美机构联手获益,部分“美容整容贷”平台通过链接广告等形式,赚取广告费用;一些非法医美机构则会主动为消费者推荐所谓“安全可靠”的贷款机构,促成双方获利。
健康发展需要合力
对于医美行业的乱象,相关部门近年来加强了打击举措。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国家卫健委等7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其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涉医刑事案件、涉药品安全案件1219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899名,捣毁制售假药黑窝点728个,总涉案金额近7亿元。
近期,北京等地也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对各类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场所等进行规范,严厉打击各类无证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保障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秩序的安全稳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运动式”的打击之外,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各方合力。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长张斌表示,作为新兴行业,医疗美容在发展早期存在着无序竞争、法制滞后等问题。在此过程中,政府或者行业协会有责任做好公共教育,创造良好的产业氛围。
有业内人士呼吁,应持续加强医美行业的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培训、非法制品等行为,让整个医美行业管理规范。
除了加强监督,国家卫健委也表示,将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以医疗美容等社会举办医疗机构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制订行业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执业行为,维护行业信誉。
目前,我国整形外科医生面临人才紧缺的现状,医美市场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医美人才的增长速度。因此,一些民营医美机构缺乏医生资质的现象十分普遍。
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表示,目前大部分民营医院和部分非教学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医生通过参加会议和培训班等方式学习整形外科技术,这样做很不规范。在一些国家,要成为整形外科医生,必须在3年—5年的培训基础上再接受3年的整形外科专科培训并通过考试后才可获得执业执照。她建议,我国应尽快建立整形外科专科培训制度,加强整形外科专科培训基地建设,并逐步取缔非专科医师的不规范从业。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