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我的研究生同班同学,希望她的父亲可以渡过难关”“这是我高中同学的妻子,有能力的帮一把”……近年来,朋友圈频频出现此类信息,在遭遇重大疾病和变故时,很多人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个人求助信息,以解燃眉之急。然而,这些求助信息是否属实,筹集款项如何使用,怎样对平台进行监管,这些问题引发讨论。
近日,德云社相声演员吴某通过水滴筹平台发起100万元筹款一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公益事业的迅速发展,大病求助等个人求助在网络平台兴起。网络救助平台在为广大求助者带来帮助的同时,也引发公众关于网络个人求助如何规范的讨论。
■关注
一场大病求助引发公众质疑,网络个人求助如何用民法、刑法等法律约束
今年5月1日,水滴筹平台出现一则以德云社相声演员吴某家属名义发起的大病求助信息,信息显示其筹款目标金额为100万元。求助信息发出后,捐款纷至沓来,但对吴某家属隐瞒家庭经济状况的质疑声音也随之而来。
有网友称,吴某家里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大病也有医保,为什么还需要求助?此外,脑出血的手术无需大额开销,何以筹款100万元?还有网友将质疑指向平台方:水滴筹是否提前审核了发布者有关房产、医疗费等信息?面对质疑,虽然吴某家属和水滴筹分别作出回应,并停止筹款,但依然未能平息网友的疑问。
网络个人求助行为,到底该由谁来监管、如何监管?“首先应厘清个人求助与有组织进行的慈善活动之间的区别。”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慈善联合会法律顾问张凌霄说,“就该事件来说,吴某家属所涉行为属个人求助,即个人因自身或家庭成员出现困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求助的行为。”
张凌霄认为,因个人求助而进行网络捐款的行为,属于民法上的附义务的赠与行为,个人求助因不以公益为目的,不构成慈善募捐,因而并没有被纳入慈善法律体系监管,不受慈善法规制。
5月8日,民政部在回应中也称,“个人求助在形式上属于民事赠与关系,没有通过慈善组织进行,不属于慈善法规定的慈善募捐。”
如此说来,网络个人求助是否可以不受约束?张凌霄认为,个人求助受民法总则、合同法、刑法等法律约束,应当符合公序良俗,保证真实善意。发起人如存在恶意筹款等行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民政部也表示,虽然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但都是老百姓奉献爱心,客观上影响到慈善领域的秩序规范。为此,2016年,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个人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庭的困难,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发布求助信息时,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
■难点
求助人医疗信息和家庭经济情况难以审核,金额在最大限额内随意填写
在这次事件中,水滴筹也饱受质疑。
水滴筹在回应本报记者采访中称,作为国内免费的“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水滴筹成立初衷是希望帮助陷入困境的大病家庭渡过难关,发挥辅助的“救急难”作用。业内人士表示,从法律性质上说,水滴筹是普通商业属性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并不属于慈善法调整的网络公开募捐平台。
作为平台方,水滴筹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福利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吕鑫表示,尽管不受慈善法调整,但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水滴筹仍应履行相关法律法规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监管政策所规定的一般性的审核、管理与服务等义务。
在本次事件中,网友质疑的焦点之一,就是平台是否存在审核漏洞。对此,水滴筹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会在筹款发起、传播、提现等过程中,借助社交网络传播验证、第三方数据验证、大数据等进行全流程动态监控;要求患者提交身份证明、病情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并向所有赠与人进行公示。平台还会要求求助人公示家庭经济情况、医疗保险情况、商业保险情况等尽可能全面的信息。但水滴筹相关负责人也坦承,当前车子、房产、存款等家庭经济情况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核实途径。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个人大病求助类患者信息发布主要包括三大方面:患者的身份信息、医疗信息和家庭资产情况信息。其中,患者身份信息较容易核实,但医疗信息和家庭资产情况信息在审核上仍存在较大困难。据了解,目前平台信息发布的漏洞也主要存在于这两个方面,如平台并没有要求出具医院或专家的相关证明,医院证明等核心资料可造假;救助金额和目标筹款金额在最大限额内可随意填写,等等。
■求解
整治网络求助行业乱象需多管齐下,政府监管、平台风控,缺一不可
未来如何加强监管?有业内人士指出,平台不能仅仅简单提示风险,应尽可能封堵审核漏洞,承担起审核责任。此前,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曾约谈相关平台方,就个人求助信息审核把关不严、对信息真实客观和完整性甄别不够等问题要求整改,做好信息审核和风险防范工作。
2018年10月,在民政部指导下,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等3家平台联合签署发布《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公约》,其中对恶意发起筹款的行为人建立了黑名单,并在行业内实现黑名单共享,失信人将不能在任何平台发起筹款,且会面临追责。水滴筹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发现发起人有虚假、伪造行为,将取消其筹款资格,并要求其全额退还已筹款项,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9年,水滴筹在审核环节发现两例虚假筹款后,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水滴筹相关负责人说,“平台将进一步优化风控流程与标准,积极与相关机构、部门沟通,探索对求助人信息特别是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更有效的验证。”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帮助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健康发展,民政部积极引导有关平台联合开展自律,接下来将针对群众关切持续完善行业监管,引导相关平台进一步修订自律公约。
张凌霄认为,“自律公约让我们看到了平台自觉整治行业乱象的努力。对于网络求助平台这样一个‘新生儿’,需要多方‘呵护’,政府监管、平台风控,缺一不可。”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