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堆老人的家——麻麻村位于西藏山南市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的交通要道上。今年70岁的他,留着长及胸口的花白胡子。
旺堆生在错那县觉拉乡,一出生便是农奴。在他的记忆里,虽然一家有12口人,但自己当时根本没有家的概念。“每天活着,就是没日没夜地干活。”
1959年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让旺堆一家分到了40亩地和100多头牛,开始了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的新生活。
牧民出身的旺堆虽然没学过耕地,但他仍坚持去种,“因为这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1971年,旺堆来到麻麻村成立的一家竹编合作社学习竹编。麻麻村竹林资源十分丰富,竹器编织在当时是该村的主要产业之一。据他回忆,当时的工资虽然一天只有1块钱, 但已经“吃穿不愁了”。
2005年,当地政府帮助旺堆在麻麻村盖了间新房子,这个藏族汉子也就决定在此定居。
麻麻村是一个由门巴族群众为主组成的村子,门巴木碗是该民族的特色手工艺品。
“那时候我不仅编竹筐,还会帮助他们采集制作木碗的原材料,最多时一天能挣100多块钱。”旺堆说。
这样的收入水平,意味着旺堆不仅“吃穿不愁”,还有闲钱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喝点小酒”。
2013年,麻麻村开始进行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旺堆也在2015年9月开办了一家名为“乡源”的农家乐。
旺堆老人说,自己的农家乐生意不是特别好,但即使这样,在节假日的时候,他家的农家乐也经常爆满,有的客人一住就是好几天。
在麻麻村,这样的农家乐有49家,去年全村旅游收入接近120万元。
旺堆老人现在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有4万元。麻麻门巴民族乡乡长白玛央金说,这样的收入在村里已是中等偏上水平。
2016年起,旺堆还承担了村里的部分保洁工作,“工作很轻松,闲下来的时候,我就去茶馆喝喝茶,聊聊天。”他说。
旺堆的左右手上分别戴着金、银戒指,在过去,这是贵族才能佩戴的首饰。“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他说。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