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是提高就业率、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环节。重庆建立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和企业用工数据库,运用大数据手段为企业和求职者进行画像,做到智能匹配、双向推送。同时,按月掌握3000余家企业的用人需求,对结构性短缺的岗位进行订单式培训,让数据库中的信息变为真数据、活数据。
一台不大的机箱,装着重庆2100万劳动力信息数据库,以及重庆3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用工数据库。这里,就是重庆人力社保数据中心最重要的“两库”。
目前,重庆“两库”正式投用已经一年多了。以此为基础,重庆通过“公共”“市场”两种大数据应用模式,提高人力资源供需匹配度,让岗位和求职者更快更好地走到一起。
“市场”加“公共”
精准送岗位
“公共”和“市场”,是重庆探索就业大数据应用的两种模式。“市场”模式,即“蓝金领”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是重庆市购买的第三方就业服务。
“我们有别于其他招聘网站,就在于人社部门给我们提供了人力资源数据库和企业用工数据库。”这家平台公司的副总经理朱宁介绍说,“基于这两个库的大数据,我们对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画像,以实现智能匹配和双向推送。求职者的简历将被精准投放给适合的企业,一旦出现匹配的岗位,求职者也会立刻收到通知。”
半年前。陈思雨刚刚从学校毕业。一开始,她也是“海投大军”的一员,简历投了不少,靠谱的面试都没遇到一次。一次招聘会上,她尝试在“蓝金领”注册,并发布了自己的求职意愿。平台自动匹配,半天后,就有3家对口企业发来面试邀请。
到目前为止,“蓝金领”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访问量突破2000万人次,提供就业创业培训服务21.7万人次,新录入新成长劳动力信息20万人,动态更新人力资源数据811.7万人。
不止于此,重庆还通过大数据手段,升级了“公共”模式的服务能力,将本有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升级,线上线下联动。
“包括重庆就业网、重庆大学生就业网,微信号‘重庆就业’‘重庆大学生就创中心’,大学生‘有位’APP等终端,都是我们提供线上服务的平台。”重庆市就业局副局长石屹介绍说,“比如高校毕业生,他们线上登记以后,平台能提供定制服务,涵盖就业、创业、培训等需求。一旦毕业生提出需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会在7个工作日内与其联系,提供针对性服务。”
“毕业以后,找工作不是很顺利。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注册,7天内就业部门就给我打电话,问我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求职者马飞说,因为自己还是希望去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所以找了一个公益岗位暂时就职,同时准备公务员考试。
在这些公共平台上,目前已经有113.3万人注册或者关注,31.7万人次从平台获得了各项就业服务。
双管齐下,互补互促。目前,重庆就业数据已经建成可视化实时监控平台。
“通过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体系,整合利用全市就业大数据资源,我们实现了就业信息公开化、就业服务网络化、就业数据可视化。”石屹说,“也就是说,劳资双方的对接,会愈来愈精准和便利。”
按月采需求
订单化培训
“数据库的建设并非朝夕之功。结合全民参保登记,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分三步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石屹介绍说,“从公安部门手上,我们获取全市劳动年龄段内人员的基本信息。通过和卫生、民政社保、技能鉴定等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和比对,补充完善人员的社保和技能水平等信息。最后,依托基层就业部门,开展实地调查,并将信息录入系统。”
截至目前,重庆市2100万劳动力信息已全部入库。“基本实现劳动力资源底数清、情况明。”石屹介绍说,“通过组建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我们倡议全市电子、汽车、装备等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作为成员加入。以线上登记、线下采集等方式,按月动态掌握3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用人需求,建成精准化、广覆盖的企业用工数据库。”
“有了这‘两库’,我们就能准确掌握重庆市内的人力资源信息以及企业用工需求,就业精准服务才不是一句空话。”石屹说。
前不久,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要招聘一批地铁线路工人和环控设备检修人员。
“我们网站对他们的职位需求进行标准化分析,建立‘用人单位职位模型库’。对求职人员进行全面分析,建立‘求职人员简历库’。30秒内,在两个库之间完成匹配。”朱宁介绍说,“我们推荐了10个相匹配的求职人员。线下面试反馈,求职人员适合岗位需求,面试成功率超过一半。”
“之前,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重庆一些岗位存在结构性的短缺,相关企业一直在招聘,但确实没用合适的技术工人。”朱宁说,将情况通报给重庆市就业局以后,相关部门立刻针对性开展了多期技工培训。
“培训还请我们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去讲课,也提一些我们的特殊需求。”一家服饰企业的负责人介绍说,“就像为我们订单培训工人一样,及时高效高质量,补上了我们的用工缺口。”
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项目,也提高了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重庆专项培训企业紧缺工种,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率超过了八成。目前,不少企业都找上门来,希望能加入这个联盟,解决招工难。
盘活大数据
就业有保障
“找到工作了,还有人来主动更新自己的信息吗?就业数据库,是不是一个死库?”对于就业大数据,经常有人提出疑问。
“就业信息是活水,而非死水,确实需要实时更新。”石屹介绍说,为了保障数据质量,就业大数据建设有专门的机制。一是严格按照相关指标规范进行建设维护。二是畅通数据共享渠道,为就业登记、培训补贴、社保补助等工作提供依据和数据来源,也保证高校毕业生、城乡低保人员、农村建卡贫困户、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信息真实准确。
“有效的老办法,我们也在继续使用。比如通过12333电话抽查等方式,定期核查灵活就业人员就失业状态、政策享受等情况,并作为年度考核区县就业数据真实性的重要依据。”石屹说。
从数据本身来看,2100万劳动力信息中,适龄劳动人口1100万,其中300万人在外地务工。本地劳动人口800万,与一年800万条数据更新正好对应。
“这个数据就可以说明,我们的库确实盘活了大数据,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石屹介绍说,近年来,重庆市就业率逐年提升,并一直保持在95%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当前,重庆市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我们正在探索如何进一步用好大数据。”石屹介绍说,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重庆市将进一步打造“5+1+N”的“重庆智慧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将为求职者、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线上线下招聘求职、培训创业及办事等服务,为管理机构提供业务经办与数据监控、档案一体化、智能分析预警等服务。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