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奔驰之后是宝马,汽车“召回”和“不召回”哪个更可怕?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3日电 题:
作者 张旭
不久前西安奔驰4S店发生的漏油事件还没过去,奔驰最有力竞争者之一的宝马又曝出了问题。
4月16日,华晨宝马及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宣布,自2019年8月30日起,召回360001辆汽车。召回原因是装备的高田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
宝马汽车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就在不久前,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启动了多项召回,分别涉及宝马、斯巴鲁、奔驰、法拉利以及阿尔法罗米欧五家品牌,共计召回129322辆,原因同样是采用了高田问题气囊。
2018年,国内共召回1257万辆汽车,其中,“机油门”、“脱轴门”、“高田问题气囊”成为年度关键词,因这三者召回的汽车总数达638万辆,占总量的51.83%。
2019年,问题气囊再次引发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球范围内高田气囊已造成23人死亡,290人受伤。
“死亡气囊”引发召回浪潮
日本高田集团曾经是世界三大安全气囊生产商之一,市场占有率一度达20%以上,但因为隐瞒气囊存在的安全隐患,触目惊心的事故记录让高田气囊被称为“死亡气囊”。
2009年5月16日,一名18岁的美国女孩开车途中与另外一辆车相撞并死亡。死因是安全气囊展开后里面弹出的金属片划破颈动脉,造成其大量失血。
作为高田气囊的第一大客户兼股东,本田当年就宣布召回50万辆汽车,此后更多车企加入召回行列,全球范围内时间最长涉及最广的汽车召回由此展开。
2017年高田公司宣布破产。央视报道截图
2015年,高田公开承认其所生产的气囊存在隐患,并因为无法承担巨额索赔在2017年6月申请破产保护。但破产并不意味着气囊事件的终结,因为采用高田气囊的汽车召回工作还远未完成。
全球有超过1.2亿辆汽车采用高田公司产品,涉及所有主要汽车品牌。由于数量过于庞大,涉事车企不得不分批召回。例如,大众品牌在国内第一批召回于2018年3月开始,最后一批要等到2019年底;奔驰也于2017年召回了35万辆汽车,2018年再度召回10万辆。
尽管高田气囊存在隐患早已不是秘密,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厂商腾势电动汽车甚至在高田破产后,还给产品加装高田问题气囊,这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
腾势论坛网友评论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2018年6月,腾势宣布召回2014年9月19号到2017年12月5号期间生产的部分腾势汽车,共计10064辆。公开资料显示,腾势成立以来总销量刚刚过万,此次召回意味着此前所售车辆几乎全部中招。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明知供应商存在安全隐患仍使用其产品,这是企业诚信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是腾势明知故犯,二是供应链采购周期体系的问题。无论哪种情况,腾势汽车都是有责任的。”
该人士还表示,因为车辆零部件缺陷,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的,汽车企业理应第一时间无条件召回。尤其是像汽车安全气囊故障这样的,严重涉及到消费者人身安全的,更应第一时间解决,避免出现人员伤亡。
新能源车卖出8辆召回1辆
事实上,腾势电动车召回只是2018年新能源车市场的一个缩影。2018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0.8万辆,召回13.57万辆,相当于每售出8辆就有1辆被召回。
河南安阳,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出租车。张旭 摄
记者梳理召回公告发现,新能源车召回原因主要有三个:专用变速器故障,电池过热,制动助力真空泵缺陷。其中电池安全一直是电动车行业的核心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曾公开表示,2018年前10个月,国内新能源车因自身质量问题起火事故就有40余起。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指出,“电池热失控造成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归根结底还是产品质量不过关,在设计、制造、验收等过程中没能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指标和规范。”
除了产品质量上的硬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售后也让消费者十分头疼,尤其是关于电池免费退换标准的不明确是很多新能源汽车消费纠纷的源头。
图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19月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拟将电池和电机纳入电动汽车的“三包”范围,等同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意见稿还提议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或电机发生严重质量问题时可直接免费退换车,譬如电池起火等情况。
针对消费者关注的的续航虚标以及电池衰减问题,在拟出台的规定中提到,“动力蓄电池放电容量衰减限值和对应的测试方法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行业人士表示,关于动力电池衰减的质保标准,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筹备中,今年发布和实施的可能性很大。
“由于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尚未成熟的产业,产品不可能十全十美,需要在实践使用中去不断完善。随着销量的增长,投诉量增多是一个正向关联的关系,能够理解。关键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企业重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郝庆丰表示。
召回=质量差?
资料图。孟德龙 摄
很多人认为,召回等于质量堪忧,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并非如此。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介绍,反映汽车质量的指标叫PP100(每百辆车问题数,数值越低质量越好),权威机构JDPOWER2017年发布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显示,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PP100指数从2000年的相差396缩小到13,说明中国汽车质量已经十分接近世界标准。
“从召回情况看,2004年启动13起召回,涉及到33万辆,到现在千万级的召回,车企通过召回,消除了潜在质量问题,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所以召回并不等于质量差。”
此外,中国的汽车召回数量尽管连续三年突破千万,但2018年相较2017年召回数量下降37.5%,2019年一季度召回数量相较2018年同期下降66%,也印证了中国汽车质量的提升。
关于召回,李骏建议消费者做好三件事:主动向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反馈情况,向企业提出合理诉求;二是要配合召回调查;三是要主动地把自己的汽车开到4S店进行召回维修。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消费者没有响应召回,厂商也不能免责。广州创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智成表示,“消费者购车,等于和汽车主机厂签订了协议。根据《合同法》的对等原则,汽车主机厂对车辆质量负有责任,不会因为发起了召回就免责。”在美国高田气囊事故中,相关判例也都支持了这一说法。
网友反映迟迟不能更换安全气囊。
针对有网友反映的,接到召回通知后迟迟未能更换安全气囊的情况。北京圣运(天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乃龙向记者分析,根据消保法等相关规定,如果在召回期间未及时更换安全气囊出现人身伤害事故的,由生产商和销售商承担赔偿责任。
”车主可以与生产商或销售商协商和解,也可以请求当地的消费者协会组织调解,也可以向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约定仲裁的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未约定仲裁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完)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标准 县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这家山东科技企业的暖心行动2022-01-15
- 临潼区:多措并举助力农业复工复产2022-01-15
- “这个嘉宾思路厉害”,市消保委委员张兆安做客《海波热线》特别节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王锡章带队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调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这家知名书店,新年再出发2022-01-15
- 崔同富到武定县开展春节走访慰问2022-01-15
- 北京:迎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长安街开始布置花坛2022-01-15
- 洋码头首家文旅免税直购店落地重庆十八梯景区2022-01-15
- 每户将分到70斤!更多物资送达……直击杭州西溪雅苑封控现场2022-01-15
- 本土确诊+104,其中河南+52,天津+39,珠海新增感染者均系奥密克戎2022-01-15
- 数九寒天人心暖 济南体彩组织开展走访慰问网点主题党日活动2022-01-15
- 张家界景区80万份旅游礼包迎新春 总价值两亿元2022-01-15
- 互通资源整合 青岛市北区内外牵引支撑网格优势延伸2022-01-15
- 敢于担当抓发展2022-01-15
- 打造德阳城市新会客厅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项目2022-01-15
- 茶房乡提升商圈营商环境2022-01-15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一起看看治理书记的社区“治理经”2022-01-15
- 江西省交通工会一行到九江走访慰问困难户2022-01-15
- 品尝到的每一滴国惜酱酒,都与它们有关!2022-01-15
- 2022年春运1月17日启动 泉州市2493名驾驶人禁止参加春运2022-01-15
- 聊城受理涉嫌污染环境罪案件17件 33人被提起公诉2022-01-15
- 浙江嘉兴海盐县一名密切接触者首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