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21可信云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发布了《云计算白皮书》。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分享了2021云计算十大关键词:云原生、高性能、混沌工程、混合云、边缘计算、零信任、优化治理、数字政府、低碳云及企业数字化转型。
何宝宏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云计算作为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当前,业界的关注焦点正从云计算资源的有效利用,转向新技术的应用落地。
何宝宏认为,目前业界关于云计算的发展涉及到技术、架构、模式、安全、管理、能效等多个方面。对于技术而言,云原生加速重构了传统IT架构,给越来越多的领域带来了基于云的变革。在算力的推动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智慧应用从概念走向实用落地,我国数字经济逐步向人工智能、芯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算力依赖型产业聚焦。
“在模式选择上,混合云已成为企业上云的主流模式。”何宝宏说,从产业供给来看,公有云服务商、私有云厂商、电信运营商、传统IT服务商、云管理服务商等众多厂商被混合云广阔前景所吸引,纷纷推出各自的解决方案,不同方案之间的竞争和碰撞加速了混合云在技术和架构上的进步。
围绕技术应用,何宝宏以低碳云为例介绍说,低碳云是指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提高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利用率,全面提升全社会的资源性能,并将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赋能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的目标。根据IDC预测数据,2021-2024年继续采用云计算可以防止排放超过10亿吨的二氧化碳。这正是云计算技术在低碳领域的具体应用。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副所长栗蔚表示,基于技术的进步,云计算产业呈现出了以下发展趋势。首先,云计算重新定义软件研发流程,打造了IT新格局;第二,云计算融合了新技术;第三,云计算整合了云网边端操作系统;第四,云计算打破了安全边界;第五,云计算改变了IT管理模式;第六,促进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更好地进行协同开发。
“未来在软件、安全、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云网边一体化上,云计算都将展现明显的虹吸效应,这些都会因云计算而改变。相信在未来的10年,云计算虹吸效应会越来越显著。”栗蔚说。
在2021可信云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陈家春表示,云计算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陈家春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加快,新技术、新业态加速迭代,云计算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她建议,要深化大数据赋能的成效,为企业上层业务整合有效资源,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支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技术溢出效应,不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参会嘉宾也表示,云计算是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能力变革的重要力量,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记者 李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