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速开拓海外市场。据深圳海关最新统计,2021年前5个月,深圳市出口锂离子蓄电池10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7%,较2019年前5个月增长47.6%。今年前5个月,在深圳锂电池主要出口市场中,对欧盟出口22.7亿元,增长149.9%,占同期全市锂离子蓄电池出口总额的21.1%;对东盟出口12.9亿元,增长46.1%。不久前,宁德市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在宁德海关申报出口动力电池货值为25.17亿元,同比增长28.7倍。不仅宁德时代,多家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加快海外市场布局,且成绩不俗。比如亿纬锂能在其2020年度业绩报告中提到,2020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海外业务实现了126.76%的增长。孚能科技、蜂巢能源、比亚迪等的海外步伐也都在加快。动力电池企业在海外市场正在集中放量。
动力电池企业集体“出海”
据了解,宁德时代产品以动力电池模组形式发往欧洲,主要为奔驰、宝马等国外车企的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池。仅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在宁德海关的出口额就超过其2019年全年20亿元的出口额,并超过2020年上半年的22.4亿元。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德国梅赛德斯-奔驰正在为其EQS电动车配备宁德时代的方形电芯,宁德时代德国图林根电池工厂也将于今年投产。3月,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迪斯表示与宁德时代将加大合作力度,增加宁德时代电池的采购,下一轮电池工厂的投资或转向中国。2月,宁德时代成为现代E-GMP第三批电池供应商,中标规模或逾百亿元。
多家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加快海外布局。4月20日,亿纬锂能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实现大幅增长,主要是软包三元电池海外销售快速增长。其全年营业收入为81.62亿元,其中海外业务收入为38.50亿元,同比增长126.76%。据了解,亿纬锂能动力电池业务海外客户主要为戴姆勒和现代,后又开拓了宝马、捷豹路虎等车企。
国轩高科发布的2020年度及2021年一季度报告也显示,公司2020年营收在疫情环境下仍创新高,全年营收67.24亿元。2021年一季度营收12.9亿元,一季度营收、利润保持向上趋势,营收增长77.09%。同时,公司海外业务暴增逾6倍。LG与SKI的专利之争,让大众更加注重其他供应商的培育,而国轩高科作为其惟一战略投资的电池企业,有望由此在大众美国、欧洲市场的供应中获得更多机会。国轩高科称,2021年公司将推进大众MEB模组走向量产,并借此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有报道称,孚能科技计划今年二季度向戴姆勒供货,产品将批量出口到海外市场。作为戴姆勒所需动力电池的核心供应商,孚能科技今年出口业务预计也将成为公司业绩的一大引擎;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也透露,蜂巢能源磷酸铁锂订单已成为欧洲某车企的采购对象,今年将量产。预计电池出口到海外市场也已提上日程;比亚迪更是借助其他国家电动大巴的订单,以电池捆绑车辆的形式出口到海外。
近两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普遍加快,这种密集打入海外市场的做法为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谋得了抢占海外市场的先机。
技术实力是重要支撑
“数据显示,的确有很多动力电池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动力电池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我国动力电池完全有信心打开欧洲等市场的大门。而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这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从宁德时代对欧洲的出口可以看出,欧洲的进口商同时也是宁德时代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它们基于在中国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继续在欧洲市场开展合作可谓是水到渠成。据他了解,还有很多国外车企,在了解了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后主动向中国企业抛出“橄榄枝”,进一步推动了这些企业动力电池产品的出口。马小利认为,之所以中国动力电池出口蔚为可观,根源在于动力电池产品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也强调,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在技术上积累了一定优势,尤其是在精益生产等方面,并不比日韩企业差,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而且这些动力电池企业在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应用数据,这进一步为它们打开海外市场大门提供了助力。墨柯同时指出,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一度下滑,而动力电池企业又在不断扩大动力电池产能,这也促使企业加快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更为关键的是,去年以来,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崛起,这也给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会和市场空间。
事实上,我国动力电池的出口和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息息相关。综合来说,我国动力电池的海外布局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贸易的形式出口到海外市场,这种情况下,动力电池会跟随整车出口同步进入海外市场;另一种是在海外建厂,在当地配套整车生产。当然,不同企业会依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如宁德时代就在动力电池出口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海外建厂。
减碳压力下海外建厂或更合适
虽然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开始在海外市场集中发力,但并不意味着已经扫清了阻碍。“以欧洲市场为例,它们正在制定碳足迹方面的政策,对汽车等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管理,要求动力电池在内的产品提供完整的碳排放方面的数据,如果达不到相关要求,相关产品将面临重税等限制应用的措施。而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政策,一些企业在无法提供相关碳排放数据的情况下,或许得不到欧盟碳足迹政策的认证,将会因此面临处罚,这使得它们不得不选择海外建厂。”墨柯认为,从技术层面来看,欧盟无法限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进入,提出碳足迹等管理措施可以看作是一种变相的限制出口措施。不过,墨柯也强调,相比贸易出口,在海外建厂生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收益。而且汽车行业一直以来都有本土配套的先例,随着车企本土配套需求的提升,动力电池企业势必也会选择在当地建厂。
墨柯特别提出,虽然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在电池技术方面并不落后,但生产方面普遍不太重视碳排放问题。以目前的生产模式来看,要想通过欧洲等海外市场碳足迹管理方面的考核并不容易,这对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无论是直接出口还是到欧洲建厂,相关企业都需要重视碳排放问题,才能获得更好更持久的发展。”墨柯说。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我国企业正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推出不同的海外战略。以欧洲市场为例,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远景AESC、孚能科技等在内的一众国内企业,有的已经在欧洲建立大型动力电池工厂,有的也宣布即将自建工厂。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为欧洲客户提供就近配套服务。中国企业在生产、技术,甚至资金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与其他国家动力电池企业展开竞争的实力。
不过,马小利也指出,去年下半年,包括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实现了快速增长,相应的,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状态,这导致高品质动力电池一直供不应求,因此,更多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可能会优先考虑供货于国内市场,不会出现一窝蜂抢占海外市场的现象。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