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中老年人验光特重要 有种手术可把老花镜“装”进眼睛里
年轻时近视眼,老年后就不会得老花眼?没那回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会与老花眼“相遇”,只是早晚而已。大马路边的地摊上随便买个老花镜戴戴图省事?当然不成,这样做可能让你忽略了一些眼疾释放的前期信号。散光、近视加老花,除了戴好几副眼镜,还有别的办法吗?现在手术就可以解决。
今天,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郭佳就为大家解答一下,人们心中对老花眼的疑惑。同时,提醒中老年朋友们,发现自己眼睛花了不要拖、不要抗拒,及时验光配镜,或者选择微创手术,才能早日找回高品质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要坚持注意日常用眼卫生,采取出门佩戴墨镜等保护措施。
我们迟早要与老花眼“相遇”
前不久,知名调研机构益普索IPSOS发布了《40岁以上职场人群视力困难发生率调研报告》,发现92%的受访者患有老花眼。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老花眼没有深入的了解,也不知该如何与之相处。
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郭佳介绍,说老花眼是每个中老年人的“密友”也不为过。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会逐渐硬化、变厚,调节晶体弹性的肌肉也会慢慢松弛,导致屈光能力下降,外界物体的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而看不清,这就是老花眼诞生的原因。大多数人从40岁左右开始出现,但迟早都会与之“相遇”。
那为什么生活中不戴老花镜的中老年人还比比皆是呢?郭佳解释说,这一点因人而异。有的人老花眼的表现明显,一读书看报就觉得字号太小,用电脑、玩手机也习惯把字号调到很大。而另一些人就属于“幸运儿”,虽然也存在视近困难的问题,但程度较低,所以不需要借助老花镜。
“其实所有的人都存在老花眼,只是度数不一样,所以需要用验光来确定老花的度数。”郭佳介绍。有权威文献指出,年轻时更多从事近距离精细操作的工作,比如案头文字撰写、操作电脑、书画篆刻、编织刺绣等,老花眼发生的年龄就越提前,反之则会相应延后。
中老年人定期验光特重要
经常可以看到不少中老年人围着马路边的地摊挑选老花镜,戴上试试,挑一个能看得清字的老花镜就交钱。提到验光,在大众的印象里,只有儿童或年轻人配镜时才会去验光,老年人或者老花眼人群真的不需要验光吗?
当然不成!郭佳医生特别提醒,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定期验光尤为重要。因为不仅可以发现老花眼的存在,还能第一时间发现视力的变化。而视力变化往往是白内障、眼底病变、青光眼等致盲眼疾的早期信号。若视力在短期时间内迅速下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我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一年进行眼部检查一次。”郭佳说。
年轻时近视也“难逃”老花眼
“年轻时近视不要紧,年纪大了反而不会老花眼。”这句“名言”是不是给戴近视镜的你带来很大的心理安慰?不过,真实情况未必如此。郭佳坦言,这样的现象的确存在。因为,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太强,同时眼球的总体长度变长,外界物体的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前。而老花眼刚好与它相反。所以,近视眼的度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老花眼的度数。
不过,郭佳医生同时指出,因为近视的度数不可能与老花的度数永远恰好一致,老花眼的度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当它超过近视眼的度数时,就需要再配一个老花镜,呈现多副眼镜并用的情况。
把花镜“装”进眼里的手术了解下
有一种折腾,叫“多副眼镜随身带”。这种痛苦,对于高度散光、高度近视并发老花眼的人群最熟悉不过了。难道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还真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做个手术,把老花镜“放”到眼睛里。
郭佳医生介绍,对于高度近视、高度远视,并且有散光的患者,这种手术解决了他们多副眼镜并用的窘境,可以很好地提升视力,缓解疲劳。还有一部分白内障发展较早的患者,可通过此种手术同时解决老花眼和白内障,达到完美的术后视物状态。
据了解,这种植入人工晶体的手术是微创型的,只要把原来的晶状体取出,再植入人工晶体就大功告成了。现在前沿的产品有三焦点人工晶体,近视力、中视力、远视力一体化解决,术后再也不会受到眼镜的羁绊。
郭佳医生介绍,三焦点人工晶体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功能性人工晶体,它2017年进入中国,适用范围很广。对于老花眼、高度近视、散光、白内障等患者,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后可以使患者恢复全程视力,真正回到年轻健康的视觉状态。
恢复全程视力意味着,在生活中,无论是近视力——看报纸、看手机、看标签,还是中视力——打麻将、做饭、用电脑,或者是远视力——看电影、开车、散步……无需眼镜协助,裸眼就可完成全部的视觉需求。(记者 李洁)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