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抢到课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一学生谭粤军从心底发出呐喊。新学期有一门课程的选课时间正好和校园新年晚会“撞车”,作为晚会的工作人员,谭粤军只好在节目换场的间隙匆匆跑到学生活动中心抢课。“其他第一轮没选上课的演出人员也都是这样,一到节目换场就去抢课,实在脱不开身的只能拜托同学帮忙抢了。”他说。
选课季一向被高校学生视作大学生活的关键节点。各个学校选课季持续的时间不同,有的学校只有三五天,需要“速战速决”;有的学校则是从学期末一直贯穿到下个学期开学,必须“打持久战”。
|
随着高校“严出”政策的出台,同学们发现选课季的氛围更加紧张了。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通知》指出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考虑到可能影响毕业大计,一些原本认为“修够学分就好”的同学对于选课这件事越来越谨慎和重视。有人说“选课就像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为了抢到一门心仪的课,同学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受访的不少同学都表示,抢课的第一原则是“从需求出发”,而明确需求往往是建立在广泛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抢课,不但要拼一瞬间的速度,更要拼背后的功夫,其中情报收集工作至关重要。QQ群,微信群,朋友圈,贴吧…… 都是同学们选课前进行战前准备的“基地”。“有些精力旺盛又大公无私的同学会做攻略,互相转发。很多人的QQ闲置群这时候也都‘活’起来了 。”抢课小能手——北京理工大学的孙潇总结道。
“这学期可不敢再佛系选课了。”谭粤军琢磨。他大一上学期“佛系”选修了大数据引论这门课,“上课几乎是睡过去的,很多名词听不懂”。他反思自己没有事先了解,“望文生义”觉得课程名字“有意思”就选了,结果白白浪费了光阴。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谭粤军在这个学期找到了选课的门道:依据专业发展需求选课。“我是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这回选了创业与融资管理,也是一种专业拓展”。
与谭粤军不同,北京大三学生张宇彤一开始就有清晰的规划,每每选课她都祭出必杀技:拼人脉。张宇彤大一就加入了院学生会,认识不少学长学姐,“知道的信息多”让她比其他同学选课更有优势。
获得选课情报,不仅靠口口相传,还可以总结成体系,广泛传阅。正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读大一的曾旭(化名),不但坐拥一个将近50人的清华校友选课“智囊团”,还手握一份系统的“葵花宝典”——学长做的一篇选课微信文章,里面有对授课老师的上课风格和课程内容难易程度的详细介绍。这份干货满满的《史上最长选课指南》是曾旭选课时的“神助攻”,“因为刚上大一,大部分人对老师及课程内容都不太熟悉,这份指南就是一个全面详尽的选课指导”。
做好准备,真正上“战场”时也不能含糊。为了抢到新开的“故宫学”这门课,曾旭只好和教务系统“硬扛”。“比较急躁的同学恨不得半个小时就刷新一次,我属于中庸派,学校教务系统每6个小时更新一次,我就每6个小时看一次。”他说。
像张宇彤和曾旭一样,活跃在选课战场上的同学各出奇招,锁定目标。他们介绍,现在选课越来越偏向“私人订制”,除了选择最能够帮助自己专业发展的课程,兴趣也是影响大家选课的一大因素。
但即便准备再充分,也总有同学会在抢课时惨遭“滑铁卢”。在北方某政法类高校就读法学专业的刘欣捷(化名)觉得,自己就属于抢课大军中战斗力不足的选手,“上学期一门专业课也没选上”,好的老师几乎每节课都是“爆满”,阳台、过道都是人。
不过好在选课系统的关闭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抢课风暴的结束。选不上课,还可以用“蹭课”来补救。“每栋楼值班大爷那里都可以凭学生证借小板凳。”刘欣捷说。
成为线上抢课风暴“炮灰”的刘欣捷就“蹭”过一门宪法和法理学导论课,“这种爆课,一开门就要去占座”。这时候,线下抢课风暴又开始了。
不难看出,高校“严出”背景下的抢课风暴并非是政策被动约束的产物,正如为了上一门好课使出浑身解数的刘欣捷和曾旭那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本就是不少同学的愿望。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不仅是自上而下的部署,更是自下而上的需求。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