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80年代背着水壶脸盆去学校报到,到如今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成为大学新生标配。几十年间,中国大学生的“入学装备”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条件提升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但如今大学校园内越发明显的攀比风气也同样引发人们思考。
从水壶、脸盆到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如果手绘一个不同时代的“大学新生标配”图谱,肯定能勾起大家对“匆匆那年”的回忆。要是问,大学生“入学装备”在不断升级换代,物质不断丰富,但新一代大学生比他们的前辈更开心吗?未必。穷有穷的开心,富也可能有富的“烦恼”。
每到大学开学季,又到大学消费话题炒热时,矛盾、纠结、烦恼……成为大学消费“表情包”。在大学消费议题上,大学生与家长的看法往往大相径庭,大学生普遍抱怨钱不够花,有人还说自己每个月总有几天要“吃土”;家长们则责怪孩子花钱没有计划,有钱就大手大脚,没钱就向父母伸手,得不到满足就怄气。一种结果,各自表述,似乎都有道理,但都未能谈到如何取得共识。
如今新新人类的消费行为更加新潮、更为多元。玩游戏、玩直播、高端业余爱好等等,都是时下大学生的新消费行为。谈论起大学生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以及新消费等话题,大多数家长叹息之余,都习惯性地把责任推给孩子、学校和社会。认为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不高,而自尊心和虚荣心又较强,所以在消费活动中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对超前消费、负债消费完全“无感”;学校教育和管理不到位、社会上的奢侈之风等也都是诱因。这些固然是成因,但是,家长也应该问自己:孩子乱花钱,我有责任吗?
答案是肯定的,“养不教,父之过”,孩子出问题,父母肯定有责任,尤其在其成长阶段。孩子消费行为不正确,肯定与家教不足或跑偏有关。有些家长,因为自己念书时家里穷,挨了不少苦,如今“不差钱”了,出于补偿迁移心理,对孩子有求必应;有些家长,本身就有很重的攀比心理,不能容忍自家孩子“输”给别人;有些家长,对孩子要钱,只限于讨价还价式的“平等对话”,但对如何合理花钱缺乏“深入探讨”;有些家长,对消费新领域、孩子新消费行为了解不多,不懂如何指导孩子进行此类消费;有些家长,自己花钱大手大脚、挥霍无度,缺乏“身教”,对孩子的“言传”也就显得空洞无力;有些家长,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也狠不下心来让孩子自己赚钱上学……凡此种种,造成家庭教育缺位。
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什么钱可以消费,对孩子的消费教育也许没那么紧迫,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这方面的家庭教育就越发显得重要,不能长期缺位。尤其是对孩子的新消费行为,家庭教育要及时跟上,否则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必须提醒的是,别等到孩子上了大学,才想起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从孩子学会消费、进行新消费行为时,父母就要有意识地给孩子上消费教育课,让他们懂得金钱的意义、价值;厘清炫耀性消费、奢侈消费等不理性行为的边界;懂得如何用钱才合乎情理、合乎道义;如何进行新消费,才是有益的……
无论孩子未来穷或达,正确的消费观,都是他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明白这一点,家长要绷紧对孩子消费教育这根弦,抓早抓小。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