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域城镇化变异为“造城”
记者近日在皖鄂陕甘黔滇宁赣等省区的十余个县采访发现,城镇化在“造城运动”中出现变异,房地产控制了城镇化的模式和进程,也带来大面积的商品房积压,为了去库存,一些地方政府获利回吐,开始进行购房补贴。
看到县城耸立的数十栋高层住宅,难以想象会宁县是甘肃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数年间,会宁县城面积扩大了3倍,高层住宅拔地而起,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超过了过去的数十年,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甘肃高层住宅较多的县城之一。
楼高了,路宽了,街亮了,城大了,人多了。走过中东西部不少县城,记者看到了和会宁县城一样的景色。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交通、能源、通讯、供排水、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都实现了长足发展。
但是,记者采访也发现,“摊大饼”的城镇化,后遗症开始显现。
会宁县城面积的扩大,房地产开发起了很大的支撑作用。记者看到,除了新城区几栋政府办公大楼外,其余的几乎全部是商品房开发项目,而这仅仅是我国县域城镇化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从2012年至今,会宁县城已建成商品住房16600套,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加上保障性住房18.66万平方米,县城建设住宅总计近180万平方米。记者看到,县城一半的高层住宅空置,一些楼盘仅仅只有框架。
陕西横山县西南新区有32个楼盘,其中5个烂尾,存量房6000套,面积达75万平方米,加上烂尾,约有100万平方米。记者晚上在凤凰新城看到,一栋楼只有不到10家住户,住户郭万珍说,配套很不好,没有学校,也没有多少人入住。
宁夏贺兰县是一个小县,近年来的房地产开发热产生了670万平方米的库存房。对于这样一个贫穷小县来说,巨量的库存房无疑是其不堪承受之重。
2016年初,江西省住建厅召开的房管局长座谈会传出的信息显示,江西省各市县均有大量的商品房库存,其中鹰潭市的库存压力全省最大,其次是上饶、新余、宜春、抚州等多个城市。
鹰潭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鹰潭市商品房库存面积357万平方米,库存去化时间25个月,而这仅仅是已经批准销售的数据,正在建设的还没列进去。截至2016年3月,贵溪市商品房库存去化时间是33个月,其中,非住宅库存去化时间高达92个月。新余市房地产库存300多万平方米,去化时间大概两年,这还不包括在建的几十个楼盘600余万平方米。当地房管部门认为,从地方人口数量来看,完全去库存几乎是不可能的。从2015年起,当地的一些房地产公司不断破产,并且欠债数十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各省历年新开工和销量,海通证券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推算,截至去年10月底,我国商品房广义库存面积为39亿平方米,其中近8成在市县一级,去年三季度末与2015年末相比,库存不降反升的省份有河南、山西等10个,有6个省库存去化周期在4年以上,其中吉林、山西和青海库存销售比超过5年。
要素透支后遗症开始显现
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短期内增加了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地方财政收入,完善了基础设施,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由于地方政府将大量的要素注入城镇化,高强度推进,寅吃卯粮,在土地和资金等方面不同程度地透支了地方后续发展潜力。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支撑了城镇化。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设立了城投公司。据国内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新世纪评级统计,2015年末,贵州、青海、辽宁、云南、广西、内蒙古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分别是其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84、4.42、4.13、3.32、2.83和2.79倍。记者了解到,这些债务除了部分用于扶贫外,大部分投入了和城镇化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中。
据了解,2015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有100多个市本级、400多个县级债务率超过100%。财政部通过风险评估,将全国90多个市、300多个县纳入风险预警名单。据了解,这些债务,一部分是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一部分是政府债券。
当下,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权益问题频发,地方政府也因此面临新的压力。去年4月中旬,一群业主拉着横幅出现在江西宜春市政府大楼前,他们之前买下的商铺,如今租不出去,要求退还给开发商。
2015年下半年,鹰潭市括苍广场项目资金链断裂,交了钱却拿不到房产证的业主们要求办理房产证,为此,当地政府专门成立了工作组来解决善后。与此同时,新余国际广场同样是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如期交房。
“造城运动”导致一些地方商品房大量积压,“摊大饼”挤占了县域经济发展最珍贵的土地和资金资源,尤其是市县一级三四线以下城市。记者采访的多位县委书记反映,土地和资金目前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最稀缺的资源。
采访中,地方干部反映,目前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等都受制于土地指标的硬约束,记者采访的多个县主要负责人都表示,土地潜力已经挖完,土地供应捉襟见肘,大型产业化项目无法落地,目前是项目等待土地指标。
县域经济遭遇融资瓶颈
受债务影响,加之银行风险管控趋紧,县域经济遭遇融资瓶颈,在记者采访的中西部十余个县里,县域产业多为低层次的传统产业,不少企业已成僵尸企业,无法偿还贷款,而多数开发商资金断裂,银行惜贷、抽贷增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持续发酵,地方政府融资、上项目的难度自然更大。
在采访中,一些金融机构反映,商品房的大量积压,加上政府主导的一些项目如保障房、办公楼等大部分由承建方垫资,实际上困住了大量的民间投资和银行资本。
在记者采访的十余县中,财政收入普遍下降。甘肃一贫困县介绍,2013年—2014年土地出让金曾达到7亿元,近两年土地市场降温,去年的出让金不到1亿元,导致财政收入下降。
记者梳理了部分省市财政收入情况发现,今年有12省份下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目标,其中中西部省份多达10个,陕西大幅度下调预算收入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去库存压力不小”、“传统优势行业税收增长潜力有限”、“新兴产业体量小”等。一些学者认为,这显示一些地方已经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低技术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在财政收入下降的同时,一些地方为了去库存,政府对购房进行补贴。近两年,一些地方推出购房补贴方案,对城乡居民购房给予每平方米150至500元不等的财政补贴,政府获利回吐使财政雪上加霜。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银行对县域房地产企业“断贷”,一些已经购房的业主也开始“断供”。据陕西榆林住建局介绍,2013年起榆林房价下跌,很多人不愿意再支付剩余的银行按揭贷款。如榆林横山县凤凰新城的购房户就出现了大面积“断供”,建行榆林分行介绍,凤凰新城在建行共办理了453笔、总额1.1亿多元的按揭贷款,后来竟有250户“断供”,约4000万元不再还贷。
国内智库机构“安邦咨询”经过调查认为,在产业发展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地方支出刚性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目前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正在恶化。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