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草畜产业绘就“丰”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
金秋时节,丰收在望。时下,正值青贮饲料储备的黄金期和关键期,走进渭源县麻家集镇路西村千亩草畜一体玉米种植基地,大型青贮收割机和运输车在田间来回穿梭。
(相关资料图)
随着轰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一排排3米多高的青贮玉米植株,被一次性收割、粉碎为1厘米左右的碎屑饲料,装车后运往本村的鑫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压实、封口、发酵,为牛羊饲草做好足额储备。
“草畜一体化发展,让我们饲养牛羊者不用再为饲草发愁。同时,对原先没用的秸秆进行回收利用,也拓宽了种植群众的增收渠道,实现了‘双赢’。”麻家集镇路西村鑫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生录说。
近年来,麻家集镇围绕全县“农业优先型”经济发展定位,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积极发展草畜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麻家集镇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干,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对接谋划,将撂荒一般耕地统一整治、流转,合作社带头利用撂荒地积极开展饲草种植,并与种粮大户签订各类农作物秸秆收购协议,农作物秸秆全部用于饲草加工。
坚持标准化、规模化和大群体并重,积极进行良种技术推广,夯实玉米高产丰收基础。2023年,在路西村、麻家集村、袁家河村、宗丹村建成千亩草畜一体玉米种植基地1处,辐射带动全镇青贮玉米种植。
杨生录说,鑫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先行先试,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资产租赁的形式借助路西村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开展饲草收购加工,每年按照投入资金的6%为村集体分红。
草畜基地的建立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全镇有养殖小区3个、养殖合作社23家、养殖大户111户,发放养殖贷89户889万元,逐步形成了“家家种草、户户养畜,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格局。
麻家集镇鼓励、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收益分红、购销服务等途径增收。全镇年产青贮玉米5万吨,年产值约1500万元,吸纳51名群众就近务工,人均务工增收3000元以上。
草畜产业绘“丰”景。今年,渭源县实施畜牧业项目18个,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草畜一体”发展路子,结合种养、加工、产业延伸发展,聚力打造集饲草料生产、良种繁育、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品牌培育、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现代畜草业全产业链。预计今年底,全县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到40多万亩,畜草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3800元。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乡村振兴在路上】渭源 草畜产业绘就“丰”景2023-10-04
- “陇上行”中秋民族音乐会在悉尼精彩奏响2023-10-04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推出“分时分站预约”——“6万人进山,2万人的体验”2023-10-04
- 宝安两超大旧改上新!158万㎡综合体,华润航港生态城规划公示2023-10-04
- 晋安区开展“面城一重山‘两违’整治”2023-10-04
- 陕西创新实施“四个三”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管理模式2023-10-04
- 河北尚义:农家小书屋用“乡音”传“党音”2023-10-04
- “山水之城”勾画更多“诗与远方” 盱眙累计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五个2023-10-04
- 三亚市天涯区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签订合作协议 4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2023-10-04
- 看展览、观文物、忙阅读 家门口的长假“文化范儿”十足2023-10-04
- “马”上精彩 打卡文旅消费新场景2023-10-04
- 在梅力更感受仙侠江湖2023-10-04
- 石拐音乐会燃爆街头2023-10-04
- 惠民县桑落墅镇130余名老人齐聚庆中秋敬老饺子宴2023-10-04
- 节日体验游:玩古镇观江景2023-10-04
- 精心组织“三秋”生产 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2023-10-04
- 走好群众路线 践行司法为民2023-10-04
- 假期,那些坚守一线的身影2023-10-04
- [一线调研·驻村故事]“亲人”认可就是我努力的方向2023-10-04
- 城口专项整治规范个人往来款项管理2023-10-04
- 保障民生,“假日执行”不打烊2023-10-04
- 看公益电影 享文化“大餐”2023-10-04
- 合肥将全面开放主城区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2023-10-04
- 假日市场人气旺2023-10-04
- 郑州老厂区焕新生迎来“打卡”潮2023-10-03
- “双节”“入枯”叠加 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等平稳运行2023-10-03
- 中秋国庆假期第五天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2023-10-03
- 港股物业股普跌,碧桂园服务跌超7%2023-10-03
- “双节”游湖南|假期前五天,湖南文旅市场营业收入超21亿元2023-10-03
- 西安站将首次开行进京高铁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