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资讯!重走中国西北角|临夏县北塬镇崔家村:高原夏菜产业升级“蔬”写富民路

“天当被,地当床,万物生长,自然美好。”临夏县北塬镇崔家村驻村干部乔国庆一脸笑意道:“我们崔家村不能给国家拖后腿,我们将继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做大做强百亩高原夏菜,力争打造‘绿色’崔家村,‘小康’崔家村。”

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 村民喜得双份收入

“来这个村工作二十年了,那个时候村里还没有修路,当时我骑着自行车上下班,遇上下雨就一路红泥,特别不方便”。回想起二十年前,乔国庆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当时,崔家村家家户户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大多守着地种玉米,由于分散种植和科技程度有限,一年收成下来,除去成本仅能赚到六七百元。每年粮食收成的时候,年轻人还需回乡两三个月完成收割,这两三个月则没有在城里打工的收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崔家村驻村干部乔国庆(右)接受采访 王颖/摄

“地把人捆‘死’了,可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啊!”乔国庆感叹。

2020年全国脱贫,为巩固脱贫成果、增加农民收入,产业结构做了调整,招商引资,将蔬菜种植和培育的多项先进技术应用到临夏高原夏菜种植产业当中。夏菜品质得到提高,销路也打开了,本地各类蔬菜受到我国南方地区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步打开了国外市场。

崔家村从2020年开始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整合流转土地种植红葱、上海青、菜芯、香菜等高原夏菜804亩。“这回真的是把农民从地里解放出来了”,乔国庆边说边点头,语气中满是肯定。崔家村土地流转使农民喜得双份收入,第一份是每年10月份得到每亩700元的土地承包费用,第二份来自高原夏菜一年收三茬,乡亲们就近打零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按件计算能挣100多元。从此村中妇女可在家门口挣钱,既能照看一家老小的起居、上学,也不耽误丈夫在外务工,家里经济条件得到改善。

“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我们村上有蔬菜二次加工车间,基本每天都有夏菜发往外地。”乔国庆说着就起身带我们前往车间采访。

李经理为记者和驻村干部乔国庆介绍生产车间 王颖/摄

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刚一下车,胜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李经理就带着我们一行四人循着轰轰声走进车间。“一般情况下每天能发一辆车,每车装35吨,直接发往广州,35-40小时就到广州的菜市场。”李经理目光敏锐,一边为我们介绍,一边还在审视各岗位操作流程。

不到五分钟,李经理就把蔬菜在“南下之旅”开始前的采摘、清洗、上秤、包装、冷藏、运输等环节剥丝抽茧,讲得明明白白。正常情况下,一颗蔬菜从离开泥土地到进入广东的菜市场大概需要三天时间,而且第三天早上八点菜就已全部售空。

“时间不快菜就烂了卖不出去了,菜价不好的话可以先放到冷库存放。”李经理所说的冷库相当于一个大型冰箱,配有两套制冷系统。他介绍,仅仅4-6小时制冷,冷库就能从30多度降到3-4度,以此保持蔬菜的新鲜和口感,在菜价不稳时冷库储菜可持续达一周时间。

打开蔬菜销售渠道的同时,蔬菜加工公司还安排技术总监为农户手把手传授种植、采摘等技术,提高生产质量,比如如何割菜才能让菜看起来更为美观和精致等。公司还引入贵州熟练工与本地农民“同台竞技”,激励本地闲置劳动力更有干劲儿,一天下来能赚到100多元。

胜辉公司技术总监在菜地现场教学受访者供图

“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这是公司制定的发展目标,一直以来,他们也确实在这样做,也将继续坚持下去。

种好菜园子,“蔬”写富民路

从胜辉车间返回崔家村村委会的路上,乔国庆望着路旁一排排快速掠过的树影,缓缓说道:“多亏有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帮持,我们才能真正搭上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的快车,真心希望我们崔家村能把这高原夏菜的菜园子越种越好,让这瓜果蔬菜的价值最大化,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更加宽广的致富路。”

产业升级是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崔家村未来将继续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力争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作者买玉花、王颖、刘晓敏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张维民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搜索

复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