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静宁城川镇:“农旅双链”两部曲 乡村振兴动力足

静宁城川镇蔬菜产业基地

本网记者程健通讯员李懂升张鸿刚

阳春三月杏花香,但在静宁县城川镇的设施农业基地却是游客熙攘杏子肥。

走进设施大棚,只见黄澄澄的杏子,沉甸甸的黄瓜,绿油油的青椒,在熙熙攘攘采摘的游客中探头探脑,分外肥硕诱人,交织成一部和谐生动的“农旅双链”曲。

城川镇依托城郊区位优势,毗邻35°苹果谷,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同时,城川镇还打造一系列宜摘宜游设施农业,这种“采摘农业+观光旅游”的创新型旅游模式,正逐渐成为静宁发展农业的新趋势。

游客采摘杏子

去年,菜农靳彦龙在村合作社负责人的指导下,承包了三座大棚,全部用来种了杏子。

“我家大棚的杏子,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就能够采摘了,这几天正是游客最多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是一家人带着孩子来大棚里,既摘杏子,又可以拍照留念,体验采摘的乐趣。”靳彦龙指着其中一座大棚说,“这个杏棚的收益预计在3万左右。”

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农业的同时,城川镇政府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大群体小规模种植的模式,还打造了一批合作社示范种植、统一组织和种植技术指导的休闲观光采摘农业大棚,并进行定期培训、有机质量和农药残留检测,做到从源头上提质,从根本上增效,动员和宣传菜农自愿承包大棚,全面激发农户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情。

“我家之前只有一个大棚,种的也是杏树,且一年只能产收一次,无法轮换种植。”听说设施蔬菜大棚每年可种植3茬,他立刻找到了当地镇政府,扩大种植面积。在负责人指导下,他在村合作社租了三个面积在3-5亩左右的大棚。“从前期的租金、苗木到后期的技术指导、售卖,村合作社都会有兜底保障。”靳彦龙说。

设施农业基地

目前,在靳彦龙所在的城川镇红旗村,共建有胡河、吕河设施蔬菜大棚350座,日光温室38座,修建看护房158座,配套产业砂化路水渠2公里、给水管网2700米。并配有分拣包装车间和污水沉淀池9平方米,安装蔬菜包装标识牌1个,配置蔬菜清洁、风干设备各1台,冷藏车1辆。城川镇示范基地正向着生产标准化、产品精细化、销售市场化、菜民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今后,我会在提升顾客采摘乐趣、农产品品种质量方面再作优化,进一步提高采摘板块的体验度和农产品质量。今年我还计划着再种些西瓜、彩椒、茄子、香蕉和番茄等特色果蔬。力争每个棚收入再加1万。”说到今后的发展,靳彦龙信心十足。

“这种设施大棚每年可种植3茬,菜农每棚年纯收入可达3万元,年游客量预计将在8万人以上,2022年全镇各类设施蔬菜年产量预计可达5600吨,产值3200万元,可以有效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城川镇负责人表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