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个精瘦的小老头,矮矮的个子,人走出来干净、整洁,走路带风,很有精神。
农民出身的爷爷不是种地的能手,但绝对称得上是捕鱼能手。
家乡四面环水,小小的村庄掩映在大片的芦苇荡中。得天独厚的环境,成了鱼虾们快乐的家园。爷爷的兴趣因此而生,捕鱼是他最擅长的技能。
爷爷捕鱼的方法很多。大河里扳罾、撒网,小河里打簖,浅水里罩鱼……
初夏,暴雨来临,雨水灌满农田,似瀑布流入河里。爷爷穿着破旧的雨衣,背着一个用竹子做的近一米高的圆筒状的鱼罩,手上提着一个鱼篓,带着我,来到一片水汪汪的田埂边。
鱼儿在河水里缺氧,正追寻着含痒丰富的雨水,争着逆流而上,蹿进田里。
站在田埂上,就看到许多鱼儿在浅水里跳跃。此时,爷爷将鱼罩远远地抛向鱼群,只见鱼罩旋转着身子,然后稳稳落下。鱼儿在鱼罩里活蹦乱跳,我在田埂上拍手“咯咯”大笑。
爷爷提着鱼篓,挽着早已湿透的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鱼罩。
然后,听到爷爷高兴地大喊:“珍子,快来捉鱼!”
“好吶!”我快步跟过去。尽管在泥泞的田埂上摔了一跤,但内心的激动无法用词语形容。跟着爷爷出来,就是要体验一下这种捕鱼的乐趣。
爷爷把我抱进鱼罩,鱼儿是瓮中之鳖,我却一条也抓不住,眼看抓住了一条,又滑掉了,不断地抓,又不断地从手中滑掉,急得我手脚并用,仍一无所获。鱼儿拍打着尾巴,溅得我一脸泥点。爷爷笑我:“泥姑娘,出来吧,看爷爷的!”
爷爷把我从鱼罩里抱出来,往鱼罩里俯下身子,双手像两只大钳子,将大大小小的鱼牢牢地夹住,很快地放进鱼篓里。
大约两三个时辰,我跟着爷爷收获了满篓的鱼儿。
天放晴了,爷爷划着小船,带我去集镇上卖鱼。一路上,风凉凉的,水清清的,小船儿伴着桨声和爷爷的故事悠悠前行。
卖了鱼,爷爷在一家烧饼店买了三个烧饼,刚出炉的喷香的烧饼,让我馋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拿一个咬上一口。看到爷爷没有吃,我拿起另一个递给爷爷:“爷爷,你也吃一个。”
“爷爷不饿。”爷爷抿了抿嘴,舔了舔落在手上的几粒芝麻,“带回家,给你弟弟、妹妹吃。”接着,爷爷把剩下的两个烧饼用纸细心地包好,放进袋子里。
一到家,爷爷把皱巴巴的几张钱币交到奶奶手里,对奶奶说:“三个孩子的学费还差不少呢。”
在那个穷苦的七十年代,农村里大多重男轻女,不少女孩子是上不了学的。父母种地的收入微薄,多次动过让我辍学的念头。爷爷坚定地说:“再穷也要让三个孩子读书!一个也不能少!”
随着我们渐渐长大,要离开家乡去县城读书。家里的经济压力就更大了,入不敷出。
爷爷想到了打簖。
农村流传一句俗语:“干活三样苦,行船,打簖,磨豆腐。”
七十多岁的爷爷为了我们姐弟三人能顺利地读书,想方设法挑最苦的活干。
烈日下,爷爷站在船头,奶奶用竹篙把船稳住。爷爷用力挥动榔头,将事先编好的竹子一根一根扎进水底,每隔一段距离,再打上一根粗粗的木桩用来固定。每打完一个木桩,爷爷总是大口喘气,挥汗如雨。
黎明时分,星星还在眨眼,爷爷就起来将小马灯挂在船头,去簖口取鱼。无数的蚊虫落在爷爷的身上,爷爷不停地拍脸、甩手、蹬脚……奇痒难忍啊!在这一刻,爷爷却最开心,因为他看到船舱里鱼儿蹦跳。
九月,螃蟹成熟了。
夜晚,秋风习习。爷爷将小马灯挂在簖口的木桩上,靠着船舷静静地蹲着,像守敌的伏兵。机警的螃蟹循着小马灯的光线陆续游来,被栅栏挡住去路,就顺着竹子往上爬。眼看就要越过障碍,爷爷敏捷地伸出右手,张开五指,抓紧蟹壳。尽管螃蟹张牙舞爪,奋力抵抗,依然乖乖地进了爷爷的蟹篓。
就是这样,爷爷经常蹲守螃蟹一整夜。清早,手脚冰凉,脸色发白的爷爷才走进家门。
记忆中,爷爷的手和脚裂满了口子,手丫和脚丫都是烂的。晚上,经常看到爷爷洗脚的时候,抓一小撮明矾放进水盆。爷爷说,明矾可以杀菌止痒。爷爷把脚伸进水盆的那一刻,咬紧牙,闭起眼,双手紧抓膝盖。站在一旁的我也跟着咬牙、闭眼。我的双脚似乎同样感受着爷爷的剧烈疼痛。
爷爷的手脚始终不见好,因为他整天离不开水,离不开他的簖。
开学了,我从爷爷粗糙的手里接过一叠钱,沉甸甸的。我满含热泪,暗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将来一定报答爷爷!
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我参加工作以后,依然没能在爷爷身边尽孝。总是觉得日子还长,会有机会。
终有一日,爷爷病倒了。在县城里,从事教师职业的我却一直不能陪伴在爷爷身边。
爷爷病危了,我才急着往家赶,痛心没见到爷爷最后一面!
慈爱的爷爷永远离开了我,我的眼泪流成了河!
爷爷的墓坐落在他曾经打簖的那条河的岸边。
站在爷爷的墓前,儿时跟着爷爷捕鱼的情景历历在目。春风轻轻吹来,是爷爷用黢裂的手轻抚我的脸。依然听到河水拍岸的声响,是爷爷轻声的叮咛?
不,不,是爷爷微微的鼾声,不忍打扰他,愿辛苦了一辈子的爷爷在天堂好好休息……休息……
(作者:朱光珍)
征稿启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孟浩然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受疫情影响,为做好防控,今年,我们不便到亲人墓前敬一杯酒、叙思念情。
但,这是一个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
每每这个时节,总会有那么一瞬间,在记忆的深处、在甜甜的梦乡,亲人的一个笑容、一句问候,让人泪流满面……
拿起一个老物件,亲人的身影总在眼前呈现。遇上一件难心事,亲人的寄语让人勇往直前。或如孟浩然一样,以茶代酒,独坐空堂忆往昔……
曾经的欢笑,曾经的酸楚,曾经的点点滴滴,萦绕心间。曾经,从笔尖流露的思念。此刻,寄托在字里行间。我们,一起缅怀。
一、征稿内容
讲述与已逝亲人的点滴故事,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讲述已逝亲人的生前事迹,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从亲人事迹中学到的正能量。
二、征稿要求
稿件体裁不限,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可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并附文字说明。
三、征稿采用
所有文稿经编审小组审核后,择优在中国甘肃网原创栏目、清明节专题编发。同时,择优在中国甘肃网“西北角”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平台编发。
四、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4月2日,请将电子稿件发送至邮箱:396101201@qq.com。联系电话:0931-896010913609382624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清明忆故人·网络寄哀思】怀念我的爷爷2022-04-01
- 今天起 驾驶证买分卖分将被重罚 “黄牛”最高罚10万元2022-04-01
- 严禁哄抬物价!济南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已约谈部分超市和总部负责人2022-04-01
- 引江济淮合肥段电力迁改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2022-04-01
- 延吉法院线上审理9起认罪认罚简易刑事案件2022-04-01
- 济南制定四类中医药防疫预防方案,包括中药汤剂、防疫香囊等2022-04-01
- 事关清明节假期,这所驻青高校和省内多所高校调整放假安排2022-04-01
- 恒昌《财富嘉年华》携嘉宾剖析市场不确定性对国内经济影响及应对之道2022-04-01
- 破解马士兵教育定制学习方案,马士兵教育是如何做到的?2022-04-01
- 激光电视怎么选?认准这个即将生效的行业标准就够了2022-04-01
- 非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什么意思 指不用净值的形式来表示收益2022-04-01
- “谈话类主持人” 肖泽颖 打造传媒集团2022-04-01
- 合肥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向好态势 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2022-04-01
- 今年阜阳卫生健康系统共谋划项目49个 项目总投资269.6亿元2022-04-01
- 2021年芜湖14.43万名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 提取额50.03亿元2022-04-01
- 宣城高度重视古村落保护工作 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形象2022-04-01
- 疫情“倒春寒”,平安健康上海医学分部医护人员挺身而出2022-04-01
- 直播宠粉回馈 陌陌贾沐妍今晚七点生日庆诚挚相邀2022-04-01
- “薅”时机 荣威新能源4月不涨价2022-04-01
- 滁城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2022-04-01
- 睡不够8小时?专家建议:提升深睡很重要!2022-04-01
- 散粉哪个牌子好用推荐?欧诗漫珍珠蜜粉向你发出服帖警告2022-04-01
- 婴儿奶粉哪个牌子好?“聪明”宝妈都选它2022-04-01
- 成都市锦江区癌症防治中心正式落户盈康生命旗下三甲综合医院2022-04-01
- 这是可以说的吗?毛戈平彩妆放福利,助你掌握美丽秘籍!2022-04-01
- 官宣:容声冰箱入驻国内顶流综艺《向往的生活》2022-04-01
- “罩”顾自己,有油才好,多特瑞精油为你解锁口罩新戴法2022-04-01
- 让爱车崭新如初,威固漆面保护膜一步到位,让你每天开新车!2022-04-01
- 全力守“沪”,共抗疫情,交大昂立捐赠50万益生菌产品2022-04-01
- 生活家地板产业新基地再扩大,为中山制造业发展创新赋能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