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新政策、新思路密集出台,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保驾护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前。
临近年底,政策出台与推进的力度丝毫不减。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明确自明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11月28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发布,明确从明年起,自然资源资产将成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经常性项目。几乎在同一时间,环保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生态保护红线部际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原则审核通过15省(区、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这意味着今年2月印发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已经从文件走向实际操作。与之相辅相成,《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4月已出台,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的利用,提升利用水平。
一年来,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各项改革措施正有条不紊,渐次推进。
河长湖长负责制,江河湖泊保护提速
11月30日是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当班河长志愿巡河服务队成立1周年纪念日。这一年,这些志愿河长与政府河长一起,不辞辛劳巡查巡检,昔日又黑又臭的凉水河右安门段如今已经水清岸绿,吸引了不少健步休闲的市民。
A部门管污水处理厂,B部门负责水资源调配,沿河工厂、排污口归C部门管……“九龙治水”一直为人诟病。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去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这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继河长制后,上个月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湖泊实施湖长制,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遵循湖泊的生态功能和特性,严格湖泊水域空间管控,强化湖泊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湖泊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开展湖泊生态治理与修复,健全湖泊执法监管机制。
其实,在国家层面出台湖长制之前,一些地方的探索已经成效初显。“千湖之省”湖北列入省政府保护名录的湖泊755个,湖泊水域面积2706平方公里。依照地方法规设立湖长制5年以来,全省湖泊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今年8月,浙江省绍兴市在3300多个湖(库)全面推行湖长制,目标瞄向2020年,全面建成湖(库)健康保障体系,确保全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生态安全。
良好的机制四两拨千斤,给水环境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变化也在悄然发生。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7年第四十六周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的数据,全国主要水系148个水质自动监测断面中,共监测147个,其中Ⅲ类以上断面126个,占比85.7%,同比增加4.7%;Ⅴ类以下断面6个,占比4.1%,同比减少1.9%。
一手抓垃圾分类,一手打击洋垃圾非法进口
最近,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一些居民因为垃圾分类投放错误,吃到了街道行政执法中队的“罚单”。所谓“罚”,就是请居民学习《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及加盟成为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
这只是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国办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掀开了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新一页。
倡导垃圾分类,是城市固废减量、资源循环利用的必经之路。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处置系统不完善,回收渠道不畅通,居民分类意愿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虽然分类工作持续推广十几年,但实际效果了了。
此次公布的方案,首次提出对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可回收物强制分类,明确提出要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加强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
环保部日前发布的《2017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6年,我国214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8850.5万吨,处置量18684.4万吨,处置率达99.1%。虽然处置率有了较大提升,但垃圾产生量还在增长。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的垃圾资源化为啥如此步履蹒跚?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一条要归咎于洋垃圾泛滥严重打击了国内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今年7月,国办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今年7月底前,环保部已经调整进口固体废物管理目录;年底开始,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等品种禁止进口。
实施方案印发以来,环保部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狠抓贯彻落实,多途径、多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实现了固体废物进口量总体下降。环保部还开展了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1792家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开展为期1个月的拉网式、全覆盖异地执法检查,形成极大震慑。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固体废物集散地专项整治行动,铲除洋垃圾藏身之所。
排污许可制初起航,带来监管模式转变
11月6日,环保部审议并原则通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推动排污许可制实施。其实,一年前,国办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已经明确规定,按行业分步实现对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率先对火电、造纸行业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2017年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火电、造纸两个行业核发5190个许可证,完成核发工作。在河北,460家火电、造纸行业企业中,178家企业因为不符合发证条件被“亮了红灯”,不得排污。这被看作是排污许可证制度小试牛刀。
依证监管是排污许可制实施的关键,也将带来环保监管模式的彻底转变。环境监管部门通过执法监测、核查台账等手段,核实排放数据和报告的真实性,判定是否达标排放,核定排放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竺效说,排污许可制度将被打造成未来我国环境保护的抓手制度,可以具备衔接和承载其他很多制度的功能。未来可以更新排污许可相应内容,实现排污许可制度对所有污染物类型的全覆盖。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
- 信阳消防联合多部门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2022-01-15
- 城西区:“红色存折”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温度2022-01-15
- 乘动车忘带身份证 可开电子证明2022-01-15
- 陕西组建2400人的省级医疗团队 支援本土确诊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长 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孩子“牵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