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丝路的变与不变

与两千年前以驼马为主要运输工具开辟的老丝绸之路相比,今天的丝绸之路以铁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支撑,货物运输时限大幅缩短,辐射面积更广、影响人口更多。如果说老丝绸之路是以时间换空间的话,那么,新丝绸之路就是以市场拓空间。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新丝路传承了和平合作的精神。老丝路是在西汉王朝面临强大的匈奴部族不断侵扰的背景下开辟的。面对匈奴的逼迫,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方面以武力应对,“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另一方面,为从根本上消除后患,派张骞出使西域,伸出和平之手,共谋合作之事。战争的最终目的是和平,合作永远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文明传承的必由之路,这一精神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中得到了传承。

新丝路传承了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借鉴学习的民族,不仅自身善于创造文明,对外来的先进文明也勇于学习接纳。比如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来自域外的佛教与源自本土的道教和平居于一堂。彼时的大汉王朝,尽管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实力和科技水平,但却并不满于现状裹足不前,汉武帝曾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最远到达了罗马帝国。今天,6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00多个国际组织领导人即将汇聚北京,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正是开放包容精神的完美诠释。

新丝路传承了互学互鉴的精神。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存世的文明都是经历过岁月的风霜洗礼和残酷的生存考验,都有其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国土有大小,国家无贵贱,经济有强弱,精神无高低。 丝绸之路开辟之初,四大发明传向西方,带动了西方国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带回的数学、几何等科技知识,也同时促进了汉朝的科技水平提高。文明的交融发展不是孰强孰弱,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问题,学习力决定了谁将走的更远。

新丝路传承了互利共赢的精神。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拓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文明交融铸就了两大帝国的同步辉煌;如今,条条铁轨铺就中欧互利共赢之路,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新的生机与活力。中欧班列送去了“中国制造”,更送去了中国机会;挖掘了国际市场,更带回了世界眼光。随着一列列班列往返的不仅是货物,更是文化习俗与风土人情。新旧丝路变的是物流的速度,不变的是和平发展的品质。

关键词: 丝路 新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