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实现全过程数字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为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合肥市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实现行政许可、日常监管、行政执法、抽检、“四员”协管、舆情监测等业务全过程数字化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截至2021年12月底,系统录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达12.4万余户,全市259个一线食品快检室和214个农兽药残留源头监测网点食品抽检数据全部并入系统。

“物联网+明厨亮灶”重点单位全覆盖

3月31日上午10:30,在合肥168中学二食堂,穿戴着工作衣帽的操作人员在洗菜间清洗原料和切配,烹饪间的灶台上热气腾腾,烹饪人员正在准备师生的午餐。这一场景是记者当日通过合肥经开区市场监管局“一张网”综合智慧监管平台看到的,该局工作人员卞旭东正通过监管平台检查各学校后厨的食品安全状况,只见他轻点鼠标,进入学校食堂选项,便可看到操作人员实时工作画面。

卞旭东介绍,该平台智联互通辖区115所中小学食堂。这些学校食堂的储存区、加工区、烹饪区、餐具清洗消毒区、备餐区等区域分别安装监控摄像头,监控视频接入该平台,实现“视频监控、全程监督、智能抓拍、精准监管”,监控视频还可以抓拍食堂工作人员未佩戴帽子、口罩等不规范行为。若发现个别学校食堂存在不规范行为和隐患,市场监管部门可立即要求其进行整改。该平台上还可以查看进货单据、食品采购及查验、食品留样等台账信息。

据介绍,2017年起,我市将市区幼儿园“明厨亮灶”信息化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集配单位、中央厨房已全部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100%。“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集成日常巡查、隐患排查等工作模块,通过网络摄像头,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员可远程查看加工操作现场,公众可点评并反馈建议,监管部门可远程巡查,倒逼企业自律。

全程全覆盖信息化追溯食品“身份”

如今,“二维码”让各种查询工作变得十分便捷,只要轻轻一扫,产品信息一目了然。蜀山区华府骏苑菜市场每个商户摊位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手机微信的“扫一扫”功能,就可以查出该商户摊位的肉菜流通信息。这种“码上”查看食材“身份”的方式让前来买菜的市民更加放心。

目前,合肥市肉类蔬菜流通信息化追溯已覆盖到大型批发市场、连锁商超等重要场所,可查询肉菜来源和检验检疫信息。不仅如此,我市已与上海、杭州、南京、宁波、无锡签署共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合作协议。2021年,合肥市又批准立项启动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项目,进一步推动农业、商务、市场监管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追溯数据整合贯通。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还将与长三角共建平台进行对接,实现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追溯信息一体化。

与此同时,我市在进口冷链食品信息化追溯方面,已实现电子化出入库管理,从源头掌握进口冷链食品底数和流向。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将高风险的冷藏冷冻肉类、禽类及其副产品、水产品作为重点追溯品种,实现流通环节全程可追溯。自2020年12月以来,我市已完成冷链食品注册企业3520家,实现进口冷链食品全程、全覆盖信息化追溯。

“四员”协管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3月30日10:12,合肥经开区新港工业园庭湖社区的食品安全“四员”(管理员、宣传员、协管员、信息员)唐凯峰用巡查手机APP软件,将合肥市优品万相购物中心巡查情况实时上传。目前,合肥经开区已注册153名食品安全“四员”,他们发挥食安战线“前哨兵”作用,每天对辖区餐饮企业开展拉网式巡查。

我市探索的食品安全“四员”管理模块工作做法获评2020年度安徽省食品安全监管十大创新案例。这一智慧监管模式通过GPS定位,实时实地记录上报隐患排查情况。“四员”巡查结果自动按照A、B、C三个等级进行风险分级。其中,C级风险隐患直接推送至社区食安办和辖区市场监管所进行处置,所有风险隐患只有被查经营主体整改到位,并将结果上传、隐患排除后方可销号,保证食品安全隐患得到闭环处置。

“四员”管理模式的应用建立了经营者、社区“四员”、执法监管人员统一联动平台,有效推动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三维闭环架构的形成,让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跃上新台阶。

据了解,为加速形成食品安全共治格局,我市因地制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预警、食品安全“四员”协管、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信息化管理、“互联网+明厨亮灶”等重点场景的智慧监管模块开发应用。积极推广云摄像头、AI智能、智能留样柜等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推动智慧监管手段的快速发展。各县(市)区、开发区也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引入并开发完善各类智慧监管系统,形成应用场景“百花齐放”,市县两级上下联通,企业与政府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方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