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指出,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外部环境变化造成大学生需求升级、大学生供给调整滞后,具体表现为文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理工科人才短缺。
伴随着一学期的结束,如火如荼的“秋招”也告一段落。据教育部统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依旧严峻。
然而,有些大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像周围同学抱怨的那样难找工作,他们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手捧几个录用通知。还有一些调查指出,大学生就业如今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矛盾”:社会环境的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导致理工科人才短缺。
理工科专业交出亮眼“就业成绩单”
回想起这一段时间的找工作经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大四学生牟泮龙表示,“还是挺开心的”。
牟泮龙就读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进入大四,他就在网上给几家心仪的公司投了简历——都是国内比较知名的公司,也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专业对口企业的宣讲会。不久前,他在网上投过简历的公司联系到他,邀请他第二天上午进行视频面试,面试过程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问了几个专业相关的问题。晚上他就收到通知,被告知面试通过了。
“然后我们谈了谈薪资待遇的问题,双方都很满意,现在的结果应该还是符合心理预期的。”牟泮龙高兴地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发现,在理工科专业,像牟泮龙这样轻松手握offer的同学不在少数。与此同时,这一段时间高校开始陆续发布本校的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不少理工科学校以及综合性大学的理工科专业的“就业成绩单”十分亮眼。
《清华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1%,从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毕业生签三方就业的单位以企业为主,就业人数占比69.9%,其中民企占33.4%。
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的《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继2018届毕业生平均年薪破15万元大关后,2019届毕业生平均年薪再创新高,达到18.13万元,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收到录用通知3.96个。而在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35%,接收毕业生排名前30的企业(集团)中,全部为航天、航空、兵器、电子等重要领域的单位。
“在北理工,春节前一个学生手里就能拿上十几个录用函的并不稀奇。”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骥佳也观察到了近年来理工科岗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他以用人单位对北理工的需求情况为例,“确实存在文科与理工科不对等的情况,理工科岗位的需求明显大于文科,这或许也与学校定位有关。”
理工科人才的“结构性短缺”
在大学的招聘市场里,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和“招不到人才”可以并存?
不久前,由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指出,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外部环境变化造成大学生需求升级、大学生供给调整滞后,具体表现为文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理工科人才短缺。
在一些高校里,可以从进高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行业分布看到理工科领域的“人才大战”。浙江大学的《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从来校招聘的3290家单位所在行业的分布情况来看,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个行业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0.46%。
针对理工科人才的“结构性短缺”,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晓杰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和目前国家创新发展过程中广大用人单位急需核心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基本一致。同时,一些传统意义上财经类、管理类的用人岗位,目前也出现了对工科学生的大量需求,也确实客观地反映出市场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迫切。
“企业的招聘侧重不再唯专业论,他们更倾向学生的能力是否胜任岗位,所以这也为工科学生跨界求职提供了一个便利条件,而文科学生的跨界求职的范围可能性确实较小。”刘晓杰说。
虽然如此,但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在就业过程中都存在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刘晓杰表示,求职过程中,理工科学生和就业相关的实习实践经历比较少,从学生个体能力来说,口头沟通表达、语言组织能力和求职准备上往往不如文科生充分;而文科生的求职岗位的专业可替代性较理科生更高,因此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个人能力和实习针对性的要求会更高。
林骥佳也表示,从岗位要求来看,招聘文科学生的岗位大部分要求的是可迁移能力,而需求理工科学生的岗位要求主要以专业技能为主。理工科学生在应聘公务员或其他公共管理岗位时,笔试、面试表现明显不如文科学生。
“另外从国考公布的岗位要求来看,不限专业的岗位不多,很多工科专业的学生无缘报考。从时间进度上看,文科学生找工作拉的战线要更长。”林骥佳说。
大学生应建立“合理就业期望”
对于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在众多的选择下更需要冷静的头脑。
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刘一苇(化名)从去年9月加入“秋招”大军,如今已经“上岸”。回想起这几个月的招聘经历,她表示,“结果是好的,但是过程很曲折”。
在多次的笔试、面试中,刘一苇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的专业算是偏技术类的,所以和文科专业相比,我感觉找到一个对口工作是相对简单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我的选择面比文科生更窄,我只能在专业领域里找工作机会。当然,作为一个理科生,我们要珍惜自己拥有的‘技术门槛’”。
刘晓杰也发现了这一届毕业生在找工作中一些可喜的变化。“首先是毕业生的求职意识比往届学生清晰度有所提升,择业过程中的选择不再唯高薪论,更多的人开始思考生活和未来的规划。其次,学生求职技能水平整体有所提升,这也和各个高校就业工作普遍扎实开展密不可分。”
针对大学生求职,不少高校教师建议,大学生应建立“合理的就业期望”。
林骥佳表示,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供需矛盾的原因,但还有个人期望值过高的原因。很多学生由于不合理的就业期望导致“高不成、低不就”。“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过于纠结眼前的物质待遇,要关注国家的需求,关注人职匹配和长远发展”。
此外,刘晓杰建议,要长远做准备才能避免燃眉之急。“我们的调查显示,从大一就开始清晰规划和实习实践的学生在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上明显更高,就业难度也更低,因此有规划才能有方向,有方向才能有动力。”
刘晓杰表示,对于如今备受用人单位青睐的理科生来说,要将自己的成长成才和国家的需求、主流的发展结合起来。“个人的成长只有站在国家的大平台上才走得更稳更快,只有置身于国家最急需的领域和地区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叶雨婷)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卫生院红崖子分院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医共体建设工作2022-01-16
- 福田人:先核酸再买药!这39类药品需到定点药房购买2022-01-16
- 马术运动拓开乡镇农牧民致富路2022-01-16
- 城东湖街道向先进社区“看齐”2022-01-16
- 在巍巍长城间守望(青春日记)2022-01-16
- 注意!福州市中心这条路出行有变2022-01-16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