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市西三庄学校的小学生们放学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舞蹈。(记者 任学光 董昌 摄)
4月11日,石家庄市红星小学内,课后免费托管的孩子们在上剪纸课。(记者 任学光 董昌 摄)
4月11日下午三点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三庄学校的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并没有离校,而是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有序走进托管教室,开始了快乐的课后托管时光。
目前,石家庄主城区走进免费托管课堂的小学生有9.75万名,占主城区公办小学在校生人数的43.84%,有效破解了困扰家长的“三点半难题”。
在这项工作的推进中,该市已连续4年累计投入资金7000万元,今年还将投入3800万元,保障主城区公办小学的近10万名小学生享受下午放学后的免费托管服务。
石家庄市是如何推行小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的,该市教育部门在推行过程中又做了哪些尝试和创新?近日,记者深入走访,寻找答案。
坚持需求导向,主城区公办小学全覆盖
“我们平时下午五点半才下班,孩子三点半放学,这段时间被家长们称为孩子们的‘管理真空期’。尴尬的时差是困扰我们的大难题。”西三庄学校五年级学生家长靳亮说,以往每到下午三点,他和爱人总有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去学校接孩子。“大部分时间是我和爱人轮流请假,偶尔还要拜托其他学生的家长帮忙接孩子,搞得全家身心疲惫。”靳亮说。
随着石家庄市在主城区全面推行小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靳亮“接孩子”的烦恼迎刃而解。“当时,学校让填表申请托管,学校负责看管孩子,还免费,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靳亮说,现在有学校管孩子,他和爱人感觉特别幸福。
西三庄学校校长聂进飞介绍,该学校以外来务工者子女为主,在校生1080人,目前选择课后托管的学生达921人,占学校总人数的85.27%。
“家长们的需求是我们推行小学生课后免费托管的最大初衷。”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张少华介绍,该市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衔接,推动社会共育,构建全天候、无缝隙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体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广主城区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已有4年时间。“从2015年在20所小学试点托管,到2016年在主城区全部公办小学全面推行这项服务,有效破解了困扰家长的‘三点半难题’。”张少华说。
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后,石家庄主城区公办小学共计托管学生9.75万名,占主城区公办小学在校生数的43.84%,与2016年初托管人数相比,规模翻了一番。“小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逐渐成为‘文明石家庄’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张少华说。
创新托管内容,寓教于乐提升综合素养
4月11日下午四点,石家庄市红星小学三楼的一间教室里,教师刘晓敬正在教学生们剪纸。20余名小学生拿着剪刀认真地剪着各自喜欢的花型。“剪纸是我国的民间传统工艺,在托管课堂上开设这门课程,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又可以更好地传承民间艺术。”刘晓敬说。
从教室的窗户往外看,操场上红星鼓、花式跳绳等多项兴趣课开设,在操场上课的小学生们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托管期间不仅要让孩子愉悦身心,更要培育他们的兴趣,提升综合素质。”石家庄市红星小学校长朱磊介绍,根据市、区两级教育部门的统一安排,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把走读选修课与托管课堂相结合,先后开设了包括艺术、音乐、体育三大体系六项内容的27门特色课程,并成立了多个精英社团,丰富托管课堂内容,真正让孩子们实现全面发展。
红星小学的经验仅是全市公办小学创新托管内容的一个缩影。在石家庄市教育局的统筹指导下,全市公办小学在托管期间除组织学生集中上自习课外,还不断创新托管活动内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托管活动。有的开展主题班会、诗歌朗诵、观看纪录片等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有的开设了足球、武术、健美操、书法、绘画、器乐等兴趣特长班或社团活动;有的针对低年级无作业的学生,开展知识讲座、阅读课或读书沙龙等活动。
“这些丰富的托管活动内容,对于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石家庄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芬说。
社会多方参与,构建多元化托管机制
在石家庄市青园街小学,每周四下午是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时间。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给托管的小学生们上音乐、五子棋、剪纸、舞蹈等课程。
“单纯依靠教师已经不能满足课后托管服务的需求,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引进志愿者加入到托管服务队伍。”赵立芬介绍,通过挖掘家长委员会、社区、高校以及社会托管机构等多种资源,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引入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家长、大学生、志愿者等进校参与托管,已经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高校和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托管机制。
目前,主城区共有9150名学校教职工,2640名家长志愿者,650名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及其他校外人员参与其中。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特长,营造了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了以学校为主、社会多方参与的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体系。
下一步,石家庄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河北省关于做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有关要求,积极谋划延长课后免费托管服务的时间和拓展学校范围,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不断强化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课后托管的各项制度,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增强实践,不断提高课后托管服务的水平,让孩子们尽享课后的欢乐时光。(记者 任学光 董昌见习记者 董云霞)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卫生院红崖子分院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医共体建设工作2022-01-16
- 福田人:先核酸再买药!这39类药品需到定点药房购买2022-01-16
- 马术运动拓开乡镇农牧民致富路2022-01-16
- 城东湖街道向先进社区“看齐”2022-01-16
- 在巍巍长城间守望(青春日记)2022-01-16
- 注意!福州市中心这条路出行有变2022-01-16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