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共发展】大国重器:由制造到创造 国产“穿山甲”闯世界

【水到渠成共发展】大国重器:由制造到创造 国产“穿山甲”闯世界

5月30日下午,“水到渠成共发展”媒体采访团来到了位于郑州的中铁装备车间,一台直径7.83米,体重约1500吨,200m长的盾构机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水到渠成共发展】大国重器:由制造到创造 国产“穿山甲”闯世界

“作品”遍布国内外“工程机械之王”闯天下

这个庞然大物最前方安装了许多刀具,每个刀具都是相对独立的,可随机组合,同时单个和不同方向的旋转,如同一个千手观音,开疆掘土全靠它了。“刀盘可是很有讲究的,我们根据前期勘探的地质地貌来设计,比如郑州地质以土为主,刀盘开口率就可以稍微大一些增加效率;广州、深圳以卵石为主,就要求面板密闭效果更好,增强出渣效果;华东地区淤泥较多,或者混合型地质,就要使用复合式刀盘和双模式盾构,将土压和水压结合,就像‘油电混合’的汽车一样。”中铁装备企业文化部部长王伟为大家介绍称。

那么,它为什么被称为“工程机械之王”呢?其实,每台盾构机就是一个小型工厂,最多有一万多个零部件,在厂区制造完成后拆卸到施工地再进行组装,就可以大刀阔斧勇往直前了,它有个特点,就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盾构机,学名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因其主要用于地铁挖掘,穿山越海等功能,又被形象地称为“穿山甲”,目前,郑州的南水北调穿黄工程,中州大道红专路下穿隧道,全国40多个城市的地铁建设,吉林、长春等地的饮水工程,广东汕头的苏埃跨海通道,黎巴嫩、新加坡等地很多工程都是它的“作品”。

个性化定制穿山甲让“中国制造”适应洋环境

从刀盘直径12.14米的国内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到黎巴嫩贝鲁特的世界最小直径3.53米;从用于地下停车场、地铁车站及大断面矩形隧道等工程的世界首台矩形盾构机到全球首台马蹄形盾构机。盾构机从外貌到内核全部都是个性化订制。

【水到渠成共发展】大国重器:由制造到创造 国产“穿山甲”闯世界

想设计出一台好用的机器,地质是基础,必须在充分了解施工地的土地、热量,地面上的管线等情况才有可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设备。

中铁装备设计的黎巴嫩贝鲁特世界最小直径的盾构机全长达280米,由于体型偏“迷你”,因此内部构造更加复杂,研制难度更大。中铁采取刀具背装技术,这是国际上首次将此项技术运用于3.53米小直径掘进机,大大增强了设备的破岩能力,不良地质条件的支护系统能力、人性化设计等,让中国设备更能适应“洋环境”。

【水到渠成共发展】大国重器:由制造到创造 国产“穿山甲”闯世界

郑州中州大道红专路下穿隧道,在不截断交通、开膛破肚的情况下设置了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施工过程中不仅效率高、安全、环保,还免去很多社会干扰,不影响市民出行。

那么如何庞大昂贵的设备是否是一次用品呢?据王伟介绍,正常情况下,盾构机是有使用寿命的,中铁装备为了重复利用避免浪费,专程开通了“再制造业务”,在工程结束后进行维修改造,添加最新技术产品,很多维修后的设备甚至超越原来的设计标准和使用要求。

掌握核心技术从徒弟到师傅

“一台好的盾构机说白了就是‘吃的进,稳定住,吐的出’,决定如何制造的基础是地质,关键是设备,核心是人。”王伟向随行的记者说,“中铁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个性化定制,同时尽可能的国产化,对于许多进口的东西力争做到自己掌控,力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从2008年第一台盾构机下线到目前年产量达150余台,以中铁装备为代表的国产“穿山甲”制造业,正在从徒弟逐步变成师傅,走向海外。中铁装备之所以能成为行业翘楚,源于它的多项世界记录,野外作业穿越山岭达到1868米一个月的速度,地铁挖掘在每天10米-30几米;以往打通一条隧道需要上千人,现在只需要十几个人,既能保障工程的机械化,也能保障人的安全。

目前,以国产“穿山甲”为主要装备的“中国隧道”,已成为“中国高铁”之后,又一块叫响世界的金字招牌。相信,不久将来,中铁装备将会让更多“国货大器”走出国门。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