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断有游客扔钱。而警示标语就在边上。
此前,有老人在上海浦东机场坐飞机时,往飞机发动机里扔钱,导致航班延误,并引发了争议。其实,一些人的扔钱已成习惯,一言不合就扔钱,从故宫的荷花池里,扔到各地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化石边上。
在杭州,雷峰塔的遗址,就因为很多人扔钱,而成了一个钱山。
日前,钱报记者来到雷峰塔景区一探究竟,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雷峰塔遗址,正经历着被“砸钱”的烦恼。
硬币扔到玻璃上叮叮当当
日前,钱报记者来到南山路上的雷峰塔景区。不是周末,天气也很热,但是这里依然游客如织。雷峰塔景区里的电梯排起了很长的队伍,很是热闹。
一楼走进去,就是雷峰塔遗址。
记者看到,这里被四面玻璃幕墙围着,里面是已经挖掘过的雷峰塔和地宫的遗址,保持着当年挖掘后的原貌,高出地面近3米,上面是或倒或塌的砖墙。玻璃幕墙外面围满了游客。“看啊看啊,好多钱!”时不时响起小孩子的大喊。
透过玻璃幕墙,钱报记者看到,遗址几乎被满满一层硬币和纸币铺满了,灯光下硬币闪烁着反光,看着还真像钱山。里头的钱以一元硬币为主,还有不少纸币,大多是一元的,其他10元20元的也不少。除了靠近玻璃幕墙的地方,远一点的遗址砖墙上,也有不少硬币,看得出来是花了力气扔过去的。
这里的玻璃围墙高2米左右,比成年人要高,不过没有全部封住,上方留有空间。记者发现,不少游客熟练地掏出钱包,摸出几枚硬币,刷一下,扬起胳膊就扔了进去。
有些没扔好,硬币撞到了玻璃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有的小孩子追着掉在地上滚动的硬币满展厅跑,场面多少有些混乱。
现场的景区保安皱着眉头看看,似乎想上前阻止,却又把脸别了过去。钱报记者问他怎么不管,他说没辙,没法管。不过他表示,景区会定期清理。“上千年的东西,这么每天扔钱,我想想应该也不好的。”
这个遗址分一二层,在二层可以俯视整个遗址,在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里头钱不少。
在遗址上,一块写着“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安静地立在那里,边上有不少硬币。而就在玻璃幕墙上,贴着很醒目的“保护遗址 请勿抛物”警示标语,一眼就能看到,但似乎没啥作用。同时,在玻璃幕墙上方,则有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当年挖掘保护雷峰塔地宫的纪录片,不过没人看,大家都忙着扔钱。
遗址里满是钱币。
我支付宝转你,换几个硬币
钱报记者在展厅里观察了大概半个小时,遗址前的游客几乎没有中断过,其中近一半的人会扔钱,粗略一数,就有好几十人了。
记者看到,扔钱的主要是中年妇女、小孩还有年轻的情侣。
带着孩子的父母大多会掏出硬币给孩子,然后说,拿着,扔!使劲!
有男生掏出硬币给身边的女朋友,笑着说,先许个愿再扔。
一些中年妇女动作就快多了,翻包,拿钱,扔——动作流畅,一气呵成。记者问一位刚扔了钱心满意足离开的女士,“这里好像不能扔钱啊?”她很奇怪地看了记者一眼,“谁说的,这么多人在扔,来了嘛就要扔钱的。”
有意思的是,有人没带硬币,就问边上的人,我没带钱,支付宝转你,换几个硬币。很快,掏出手机一扫,转了账换了钱就扔,看着倒也真是方便。也有扔钱的游客准备扔的时候,发现记者在看,就很不好意思地把手放下了。看来,不少人还是知道其实这里是不能扔钱的。
景区工作人员无奈:真没办法
遗址是文保单位,每天这么扔硬币肯定会有影响,难道真没人管吗?
钱报记者找到负责雷峰塔景区管理的杭州雷峰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景区分公司。在景区游客中心,记者找到一位负责人,她一听这事就皱眉,“扔钱的是很多,我们也管,你看,现场贴了警示标语,也安排了巡逻保安,以前也阻止过,但是没什么效果,有些游客说别人好扔,我为什么不好扔,确实很难管理。”
她告诉记者,扔钱这事,从雷峰塔重建开放之后就有了,屡禁不止。
记者了解到,雷峰塔重建是从1999年开始的,2001年3月,为配合重建,对遗址和地宫进行了发掘并出土了一批精美文物。2002年11月,在原址上重建的雷峰塔正式对外开放。
据了解,目前景区对遗址的钱币每个月不定期清理一到两次,旺季的时候次数多一些。一年下来大约能清理出两万多元。这些钱被用于雷峰塔的日常维护。
说起这件事,景区很头疼。那位负责人说,“我们确实没招了,也不好硬来,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有办法的话告诉我们。”
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曾对此表示,“从民俗角度讲,在一些景区扔钱币可能象征着祈福、求平安的意思,老百姓扔钱币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很容易损坏文物,也会给工作人员带来长期的清理负担,应该制止。其实,现在很多景区有专门扔钱币的地方,也不涉及文物保护,老百姓可以选择那些地方扔,放过真正的文物吧。”
扔钱并非国人专利
中国人喜欢在景区扔钱是出了名的,在国内,除了特定场所,其他类似动物园、博物馆甚至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都有人扔钱。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些自然博物馆恐龙化石的脚下都扔满了钱。网友调侃,这扔钱是为了让恐龙保佑你不要骨质疏松吗。
扔钱祈福的历史,在中国由来已久。
有媒体称,只要有炉子、池子、坑这些设施,我们就会扔钱,扔钱的背后,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交易式信仰。
其实早在唐代,就有扔钱的记载,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里记载:当时的并州有一个妬(妒)女泉,澄澈千尺,“祭者投钱,皎然皆见”。说白了,就是往泉水里扔钱。
也有论者认为,国人喜欢扔钱也和国外许愿池有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意大利罗马的特雷维喷泉,也叫幸福喷泉,建于1762年。
据说,背对许愿池抛3枚硬币,能找到恋人。而上世纪50年代,美国影片《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在许愿池扔硬币的桥段,让扔钱一时间成为风尚。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2016年抛入这个许愿池的硬币总值140万欧元(约合1027万元人民币),这笔钱最终被用于慈善。
扔硬币祈福在全世界都有类似的风俗。比如泰国人相信将硬币丢到海龟身上能够让自己长寿并带来好运。央视就曾报道泰国有海龟吞了5公斤硬币最终死亡的新闻。而印度人则喜欢在石头上放硬币。
实际上,近些年,景区扔钱似乎更像一种游戏,难度越高越受欢迎,以致于各种千奇百怪的地方都被扔满了钱。加上国人多少有从众心理,一看边上人都扔了,我不扔好像说不过去,于是一人扔,百人扔。网友就说,世上本没有许愿池,扔钱的人多了,就成了许愿池。
新华社曾就此评论,一些博物馆和景区,对扔钱行为疏于管理,游客扔下的钱也没有及时清理,以致于游客认为这是默许的,所以加剧了扔钱行为。
除了明确用于扔钱祈福的地方,在其他景区场所尤其是文物上扔钱的行为,并不文明。而跑到国外也到处扔钱,以致于日本不少景区不得不用中文写出“不得扔钱违者重罚”的警示语,这样的事情,则有些丢人了。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卫生院红崖子分院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医共体建设工作2022-01-16
- 福田人:先核酸再买药!这39类药品需到定点药房购买2022-01-16
- 马术运动拓开乡镇农牧民致富路2022-01-16
- 城东湖街道向先进社区“看齐”2022-01-16
- 在巍巍长城间守望(青春日记)2022-01-16
- 注意!福州市中心这条路出行有变2022-01-16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
- 巩义市:党员“双报到”进社区 为民服务“不打烊”2022-01-15
- 广东珠海1月15日新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2022-01-15
- 大降价!阜阳即将启动2022-01-15
- 北京专报丨国家卫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2022-01-15
- 陕西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人员 落实后续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