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棋仕女图:藏在绢画里的围棋故事

10月3日,在杭州亚运会围棋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力克劲敌韩国队夺冠,这是中国队历史上首枚亚运会围棋项目金牌。


(资料图片)

今有围棋女子团体夺魁,古有热衷弈棋的女子。今天,天山网小编就带你去看一幅与围棋有关的画。

这张画大有来头,它就是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弈棋仕女图》绢画。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弈棋仕女图》绢画。自治区博物馆供图

作为充满智力考验的体育项目,棋类游戏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掷采行棋的六博、双陆,在古人宴饮娱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冲锋围杀的象棋、围棋,则更为文人墨客所重,让其在闲暇对弈中锻炼心智、陶冶性情。

南宋文学家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巧艺》中提到:“王中郎以围棋为坐稳,支公以围棋为手谈。”这也展现了围棋盛行的场景。随着围棋越来越被古人热爱,棋谱也越来越多,如《棋经》《围棋义例》《棋经要略》《忘忧清乐集》《事林广记》等。

·
唐人深爱的娱乐项目

丰腴体态、红润面庞,右手食指和中指拈起棋子,似为寻得落棋之处在费心思量……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了一件破碎的绢画,经过专家精心修复后,一幅贵妇弈棋、侍婢观棋、儿童嬉戏的工笔画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又以画面中心对弈贵妇最具神韵、风姿绰约,绢画也因此被命名为《弈棋仕女图》。

下棋是唐代贵族喜欢的日常娱乐活动。唐代中原地区上层社会,不但盛行下围棋,还实行“棋待诏”制度,就是唐翰林院中有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围棋对弈当时遍布全国,并流传到了西域,成为当时贵族女子的娱乐休闲方式。

《弈棋仕女图》高约63厘米,宽约54厘米,现存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史话新疆《弈棋仕女图》视频截图

·
唐代人的“多巴胺穿搭”

所谓仕女:其一,指画家画的美人,宋以后多叫士女,后又作仕女;其二,指官僚家庭的妇女。仕女脱胎于先秦时的“士女”。在《尚书·武成》中记载:“肆予东征,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玄黄,昭我周王”。《诗经·郑风·溱洧》也有曰:“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弈棋仕女图》系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墓主张氏是武则天时安西都护府的官员,曾被授予上柱国勋爵。此画原为木框联屏,出土时已破碎,经修复,重现了大体完整的十一位妇女、儿童形象,描绘贵族妇女家庭生活场面,此幅弈棋仕女是整个画面的中心。

她美鬓高耸,簪花耀顶,眉毛为当时流行的倒八字晕饰,面色红润,丰盈肥美,上穿绯地蓝花袄,并有白纱披肩,下着绿花罗裙,从着装上看来她可能是六品官的妻子。

《弈棋仕女图》中的贵妇及亲属身着短襦、长裙,这是唐代妇女的基本服饰,襦为短上衣,裙为下裳,命妇燕居及平民女子皆以襦裙为常服。而图中的侍女身穿男式长袍,与《旧唐书·舆服志》中“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的记载相符,是当时唐朝贵族阶层的流行风尚。

整幅画人物线条刚劲均匀,赋彩单纯明丽,且有晕染痕迹。此幅中仕女不仅体现了盛唐时期女性在服饰方面的风尚,还体现了唐代仕女画“曲眉丰颊,肌胜于骨”的典型画风。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双陆棋盘。自治区博物馆供图

·
蕴含丰富的信息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艺术之一,围棋的历史源远流长。初唐时,围棋活动由宫廷发起向民间传播,盛唐时期,由于唐玄宗大力倡导,围棋一度盛极一时。《弈棋仕女图》中的贵妇以棋娱乐,说明当时中原的弈棋之俗已传至高昌地区。

艳丽的服饰,丰腴的形象,《弈棋仕女图》虽然出自边疆,描绘的却是典型的唐代贵族妇女形象和服饰,显示出唐朝中原文化对新疆的深远影响。

公元640年,唐朝设西州后,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更为密切,不仅是中原地区的服饰文化在新疆地区成为时尚,中原地区也深受边疆服饰文化的影响。

据记载,唐时“上自帝王官宦,下至庶民百姓,无不倾心胡俗”,《新唐书·五行志》中也有“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的记载。与《弈棋仕女图》一起出土自187号墓的彩塑骑马女俑,头戴高耸帷帽,是典型的胡化风格。而在《弈棋仕女图》中,贵妇等人虽然穿着汉装,发式却是西域流行的回鹘髻,这种现象,正是我国各族文化互鉴融通、相互影响的结果。

一幅《弈棋仕女图》,见证了新疆地区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是唐代新疆地区各族文化在中华文化沃土中枝繁叶茂的真实写照。

(整合:王荣  内容来源:央视网、上海中国画院、中国新闻网、新疆日报、新疆是个好地方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