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新国标,中国飞鹤的尖子生答案

引言

在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里,尔冬升联袂陈宝国,重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往事:

60年代初,饥饿席卷全国,大人断粮、孩子断奶,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孤儿院里,挤满了营养不良的孩子。

为了拯救这些面临死亡威胁的孩子们,周总理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席乌兰夫打电话,问能不能提供一些奶粉。乌兰夫说草原上有牛羊和鲜奶,但工厂不够,奶粉很少,只好把南方的3000多个孩子送到草原上。

只为一口奶吃,这3000多个孩子不得不离开了家乡,坐上了北上的火车。牧民们秉承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信念,最终成就了一段守望相助的佳话。

把孩子送去草原吃奶只是缓兵之计,成立奶粉工厂,解决奶粉不足才是解题的钥匙,中国第一批婴幼儿奶粉企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经过60年的发展,在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中国孩子早已不用担心有没有奶吃。摆在中国奶粉行业眼前的新问题又变成了——如何才能让孩子吃上更好的奶?

回答这个问题,只需要一个既能满足消费需求,又符合现实的行业标准。在国产婴配奶粉的发展历程中,国家标准扮演的正是这样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国家标准如何推动国产奶粉行业发展?

2,新国标的出台,对于行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3,新国标之下,行业领头羊又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历史上的变革

看似不起眼的一罐奶粉,实际上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才终于演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第一款婴幼儿配方奶粉诞生于1915年的美国,比福特的T型车还晚了好几年。又过了6年后,美国人才终于搞明白怎么量产这种奶粉,现代婴幼儿配方奶粉产业自此兴起。

奶粉产业开了个头,但标准却是滞后的。直到60年代,欧美和联合国基于西方人母乳库数据,才首次确定婴儿配方奶粉的统一标准。

在中国,第一批奶粉企业成立于60年代,而第一个婴配粉国家标准发布于1983年。彼时,距离黑龙江研制出首款婴儿奶粉已有三年,但奶粉尚未真正走进市场,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仍然是一款难以企及的“奢侈品”。相比纯正的奶粉,麦乳精才是80后的童年记忆。

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家标准的出台,对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奶粉行业起到了引导、扶持的作用。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都是在这一时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自此,国产奶粉开启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期。

国家标准是消费需求的直接反应。在那场震惊奶业的危机之后,标准的重要性再度凸显。

2010年,国家调整了沿用13年的奶粉国标,六年后,国家又将奶粉配方改为注册制,规定每个工厂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

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实施配方奶粉注册制的国家,而奶粉标准检测指标多达66项,是国外检测指标的2倍多[1]。

彼时,奶粉检测的苛刻达到了极致。以中国飞鹤为例,24小时跟踪检测,全程的关键点都要把控,涉及几十道检测程序,四百多项次的检验。

新规之下,有70%的配方被淘汰,杂牌奶粉迅速出清,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到2020年,婴配奶粉市场CR5提升至49.9%[2]。

在奶粉标准与时俱进的变化之中,国产奶粉晃晃悠悠地站起来了——截止2019年,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已经占据了国内67%的市场份额,逐渐回到了和进口奶粉对抗的擂台,甚至一些产品、技术走在了国际前列。

如今,经历过阵痛的国产奶粉行业在规模接近2000亿之时,平稳地驶入新阶段:零售增速放缓,从2015年前的20%放缓至2020年的5%。

这也就意味着,奶粉行业告别了野蛮生长的放量阶段,迈入了精耕细作、品质提升的新时期。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发展,本质是在不断地向母乳看齐。因此,奶粉品质提升离不开对行业对母乳成分、婴幼儿营养需求的深入研究。

在母乳成分研究方面,2019年母乳相关论文数量接近2000篇,是1983年的35倍。企业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仅2021年,飞鹤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9篇,SCI论文数量超过一半。

在婴幼儿营养需求研究方面,今年6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新版婴幼儿喂养指南,根据年龄将婴幼儿划分成了三个阶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科学喂养建议。

而随着中国对母乳成分和婴幼儿营养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奶粉标准呼之欲出。

“以前中国母乳基础数据研究不够,所以做标准没有底气,要借鉴、参考国外”,北京大学医学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许雅君表示,“但现在我们把这件事做起来了,也有了底气,使标准真正立足于中国宝宝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对现行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2021年版奶粉国家标准于2021年3月发布。

行业新风尚

新国标变化是国家政策、行业发展、研究进步多重作用的结果,而最先感知到具体变化的,当属无数父母的心。

新手爸妈育儿得先学习两个基础知识点:纸尿裤分大小码,奶粉分1、2、3段。所谓1、2、3段,分别对应的是不同月龄的婴幼儿,0-6月为1段,6-12月为2段,12-36月为3段。

2021版奶粉新国标的一大变化就在于,将2010版国标中列为一个标准的2、3段奶粉,作出明确的区分。

这个变化并非简单的分类不同,而是奶粉的划分标准更为细致,要求奶粉厂商针对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增减配方营养素,更好地适配婴幼儿需求。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民营养行动中心主任刘爱东解释说:“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精准化营养需求,更适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更有利于婴幼儿的营养健康。”

更细致的还有配方营养素的含量,调整方法可以概括成做减法和做加法。

做减法:新国标规定了奶粉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的上下限。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就说过:“把营养元素的含量规定在合适的范围值,对于刚刚出生的小婴儿来说,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做法”[3]。

做加法: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最小值都有所提高,就如碘元素。

再如明确了DHA含量,DHA是一种对宝宝脑部发育非常关键的脂肪酸,新国标对1段、2段奶粉DHA含量的最低值做了明确要求。

另外,部分可选成分调整为必选成分。将1段、2段奶粉中的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将2段奶粉中的锰和硒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

看似微不足道的微量元素对婴幼儿举足轻重,一旦缺乏就会引发地方病,比如缺锌会引发食欲降低,缺胆碱会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缺硒则会心律失常、精神萎靡。

此外,新国标也提出了更安全的要求,比如污染物、真菌毒素和致病菌限量要求统一引用相关基础标准。

新国标对原料要求也更为严格,比如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不应使用果糖、蔗糖,以及果葡糖浆等含有果糖和/或蔗糖的原料作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

总结来说,奶粉新国标的变化涵盖框架和细节:框架更细致、配方营养素更精准、安全性指标更协调、原料要求更严格。

尖子生的答案

新国标的颁布开启了奶粉竞争的下半场:市场份额的竞争是面子,科研竞争才是里子。

这是因为每0.1的数值变化背后,都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科学实验支撑。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民营养行动中心主任刘爱东就表示:“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基于国标但不限于国标,在国标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企业标准。”

新国标下调了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飞鹤作为研发实力强的头部企业,与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对6~12月龄非母乳喂养婴儿进行跟踪调研,发现每100g配方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0.8-12.0g时,可以充足保证6-12月龄人工喂养婴儿膳食蛋白质摄入,同时对其膳食蛋白质质量有一定改善。

基于这一研究成果,飞鹤在国标规定的范围里找到一个更精准、更合适的数值,并转化到此次最新发布的新国标产品中。调整了2段奶粉中的蛋白质添加量,其中牛乳基奶粉蛋白质含量设计为11.5g/100g,羊乳基设计为12g/100g。

飞鹤能够做到超越标准、引领行业,背靠的是基础积累、持续投入、资源整合三板斧。

在基础积累方面,2009年至今,飞鹤共承担25项国家及省级重要科研项目,覆盖母乳研究、产品研发、关键原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规模化奶牛养殖技术创新、原料奶检测、信息化等方面。

以母乳研究为例,飞鹤作为最早一批“863计划”的参与单位,经过10多年的耕耘,逐步建立地域广、数据大、维度多的中国母乳数据库,确立中国母乳谱系研究和CHMP中国母乳计划两大技术路线。

前者让飞鹤的母乳研究突破了单课题的小样本、横断面数据的局限,后者则勾勒出目前生物学领域国际前沿的研究方法,将母乳看作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系统来研究。

飞鹤的科研成果就是这份长期主义最好的例证。两年前,飞鹤首次将中国母乳中DHA和ARA的比例精准描述为1:1.7,与美国的1:3.16和日本的1:0.51有较大差异。

基于此,飞鹤也将产品中DHA/ARA的配比设定为1:1.7,相较于新国标规定的上下限更为精准,更贴近中国母源黄金标准。

这只是飞鹤成果的一隅。最近两年,飞鹤产出大量研究成果,发表了国内首个母乳低聚糖动态变化趋势的系统性综述、首次将中国母乳代谢型与婴幼儿生产发育关联等等,更深入、精细地了解中国母乳,为指导奶粉配方提供理论依据。

但很多时候,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的积淀,当中会遇到困难和压力,并且从研究到成果,从成果到投产,每一环都要经历很长的周期,企业的投入却不能停。

在持续投入层面,飞鹤以行业龙头的研发、资金、产业链优势,义无反顾地投身科研实验。这一点从2017年《食品营养强化剂乳铁蛋白》新国标颁布之后飞鹤的迅速反应也能见昭彰。

彼时,一边是乳铁蛋白纯度从90%提升至95%的苛刻要求,另一边是乳铁蛋白在核心技术和工艺方面被外国“卡脖子”,自顾不暇的小企业只能停产。

飞鹤却一头扎进实验室里研究乳铁蛋白,凭着一股子“别人有,咱为啥不能有”的热血,花费六年,投入近亿元,率先建成国内第一条自动化、智能化乳铁蛋白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为中国乳制品深加工进行技术积累。

在资源整合层面,从2016年至2020年,中国飞鹤的研发人员就扩充了3倍,基本每年新增一个外部高水平产学研平台——北大医学部、哈佛医学院、朱蓓薇院士团队、农科院奶业创新团队、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等等,为飞鹤持续引领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技术指导,成为支撑飞鹤持续研发的“智慧大脑”。

强大的科研实力,成了飞鹤面对新国标的从容不迫,引领行业前进的步履不停,当然也反映在飞鹤的产品力上。

飞鹤前有王牌产品星飞帆系列问鼎全球第一大单品,后有针对新国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推出包括新国标新品星飞帆卓耀、星飞帆卓舒等在内的4款产品。

“更新鲜、更适合”的优质奶粉,让飞鹤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稳居行业龙头。

尾声

2018年,马斯克把特斯拉Roadster送上太空,两年后,飞鹤星飞帆也搭载嫦娥五号完成月球旅行。两家公司除了都去过太空,同样信奉“优秀只是及格线”的价值观,正如马斯克所坚持的那样——要做一个伟大的产品,飞鹤也是如此。

在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丧失信心的那段日子里,飞鹤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这是无数次精益求精换来的。

谁来定义好的奶粉,国家标准是及格线,而如飞鹤一般激流勇进的品牌则拉高了上限,持续引领行业的发展,提升消费者信心和国产奶粉的竞争力。

就像Roadster和星飞帆当年太空旅行所昭示的那样:永远对更优秀保持渴望。

参考资料:

[1]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竞争及发展趋势分析,观研报告网

[2]韬光养晦数十载,厚积薄发正当时,东北证券

[3]中国奶粉标准不科学合理?央视:是最严格标准之一,央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