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业气候区划为何重要?|天天资讯


【资料图】

中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区域之一。统计数据显示,1961年至2020年,我国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3℃,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5.1毫米,呈现出降水带北扩态势。气候变化的水热双增态势导致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发生显著改变,活动积温每10年增加62.9摄氏度·日,作物生长季每10年延长1.8天;东北地区玉米和黑龙江水稻可种植面积增加,南方双季稻区可种植北界向北推移,北方冬小麦可种植北界北扩西移;柑橘不同适宜区种植北界北移,农作物和林果种植区域北扩。

在气候资源显著改变的同时,气候变化也导致我国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增多,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加剧。2008年,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约1400万公顷农作物受灾;2014年,华北和东北干旱影响夏粮生产;2021年,北方持续降雨造成多地玉米减产、秋播推迟;2022年,南方夏秋连旱影响严重。与此同时,气候变暖也导致我国病虫害发生区域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展,作物发育期提前、生长周期变短,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加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摸清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底数和变化规律,动态监测和掌握耕地的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至关重要。

对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研究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多位农业气象方面的专家学者深受鼓舞。据毛留喜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分别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80年初期,先后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已不能适应目前气候条件、市场、社会需求、科技、作物品种及其适应性等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形势。他认为,开展这项工作,可为国家进行农业生产结构和作物布局调整提供科学支持,合理、高效地利用气候资源,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确保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教授杨晓光团队长期从事气候变化与农业防灾减灾领域研究,围绕种植制度、作物适宜区和作物产量等开展系统性研究。她表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了新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种植结构、作物和品种空间格局、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近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在耕作制度、作物布局、作物品种和生产管理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的区划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因此,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对于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有效防灾减灾、提升耕地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至关重要。

多年行走在田间地头,跟种植大户和农民直接打交道的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总工余卫东在走访中发现,近些年,河南农作物品种和布局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冬小麦为例,以前种冬性小麦的地方,现在很多改种半冬性甚至弱春性小麦,这其实面临一定的气象灾害风险。就拿今年来说,去年冬季河南经历了几次不常见的降温天气,河南北部和东部的半冬性或弱春性小麦就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影响。余卫东表示,目前一些种植大户和农户种植小麦时,在品种选择时主要依靠经验和直觉,一旦失败,试错成本非常高,也会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湖北作为南北气候过渡带,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显著。湖北荆州农试站站长刘凯文表示,自四十年前开展农业气候区划以来,湖北省农作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棉花等旱作物的种植适宜性下降,种植面积迅速萎缩;水稻种植区从传统双季稻种植模式转变为以水稻-油菜轮作或水稻-小麦轮作为主。在这种农作制度下,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小麦和油菜春季湿渍害等农业气象灾害成为制约农业高产稳产的主要灾害类型。

因此,尽快启动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摸清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底数和变化规律,研发基于 “云大物智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 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动态区划平台,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常态化技术支撑,对各地农业生产发挥区域气候优势、减轻气候灾害损失、实施可持续农业战略、提高资源整体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业气候区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